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10-18页 |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原理及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掺杂型磷光有机发光二级管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高传输速率的有机晶体管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8页 |
第二节 基本理论 | 第18-34页 |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1-2] | 第18-22页 |
·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一些常用的密度泛函方法 | 第20-22页 |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 | 第22-23页 |
·分子中的原子(AIM)理论[16-17] | 第23-25页 |
·自然键轨道理论(Nautual Bond Orbital,NBO) | 第25页 |
·电流密度与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27-28] | 第25-28页 |
·Marcus电荷转移理论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4页 |
第三节 基于聚芴衍生物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理论设计 | 第34-48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计算方法 | 第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3页 |
·电学性质 | 第35-38页 |
·光学性质 | 第38-41页 |
·光伏性质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第四节 基于3,3-二咔唑衍生物的磷光有机发光二级管的主体材料的理论设计 | 第48-66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计算方法 | 第49-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9页 |
·前线分子轨道能量 | 第51-54页 |
·电离势、亲和势、重组能 | 第54-55页 |
·绝热三重态能量(ET) | 第55-58页 |
·激发三重态与单重态的能量荐(E_(S1-T1)) | 第58-59页 |
·三重态激子产生比例(ΧT) | 第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第五节 基于氰基化DNTT的高传输速率的有机晶体管材料的理论设计 | 第66-76页 |
·引言 | 第66页 |
·计算方法 | 第66-6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7-72页 |
·重组能 | 第67-69页 |
·前线分子轨道和态密度 | 第69-70页 |
·静电势 | 第70-71页 |
·电离势(IPs)和亲和势(EAs) | 第71页 |
·晶体结构以及传输性质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已发表论文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