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论文--生物学实验与生物学技术论文--实验室、实验园地论文

气密性生物安全实验室压差控制技术与策略研究

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8页
第1章 前言第18-28页
   ·课题背景第18-19页
   ·实验室隔离防护措施第19-22页
   ·国内外研究情况第22-26页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26页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6-27页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第27-28页
第2章 气密性围护结构特性研究第28-49页
   ·围护结构的气密性测试第28-34页
     ·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围护结构的气密性要求第28页
     ·气密性测试方法第28-32页
     ·气密性测试影响因素分析第32-34页
   ·围护结构密封工艺实验研究第34-43页
     ·不锈钢围护结构第34-38页
     ·常规建筑围护结构第38-42页
     ·小结第42-43页
   ·气密性实验室围护结构空气渗透特性第43-48页
     ·实验室围护结构的空气渗透特性方程第43-46页
     ·微环境实验室泄漏量测试实验第46-47页
     ·压差衰减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3章 压差影响因素分析及压差控制方式的选择第49-71页
   ·压差影响因素分析第49-58页
     ·实验室压差数学模型第49-52页
     ·模拟研究第52-58页
   ·风量调节阀第58-60页
     ·蝶阀第58-59页
     ·文丘里阀第59-60页
   ·压差控制方式第60-70页
     ·定风量压差控制第60-69页
     ·变风量压差控制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4章 压差闭环控制仿真研究第71-97页
   ·闭环控制算法第71-77页
     ·常规 PID 算法第71-74页
     ·模糊 PID 控制第74-77页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77-81页
   ·常规 PID 仿真实验研究第81-88页
     ·常规 PID 仿真模型第81-82页
     ·仿真结果第82-86页
     ·闭环控制因素分析第86-88页
   ·模糊 PID 仿真实验研究第88-96页
     ·模糊 PID 控制器的建立第88-94页
     ·模糊 PID 仿真实验第94-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5章 压差闭环控制实验研究第97-117页
   ·微环境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第97-100页
     ·微环境实验室结构布局第97-98页
     ·实验室压差控制系统第98-100页
   ·常规 PID 控制实验研究第100-104页
     ·常规 PID 参数的整定第101-104页
   ·模糊 PID 控制实验研究第104-115页
     ·模糊控制器的建立第104-108页
     ·模糊 PID 控制在 PLC 上的实现第108-113页
     ·实验结果第113-115页
     ·讨论第115页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第6章 压差控制策略研究第117-131页
   ·抗扰动控制研究第117-122页
     ·实验室的扰动因素分析第117-119页
     ·主动扰动控制策略第119-122页
     ·扰动控制策略总结第122页
   ·人为附加漏风控制策略第122-127页
     ·人为附加漏风策略第122页
     ·人为附加漏风的实验研究第122-125页
     ·人为附加漏风控制应用第125-127页
   ·双调节阀压差控制研究第127-130页
     ·双调节阀控制策略第127-128页
     ·实验研究第128-130页
   ·本章小结第130-131页
第7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131-133页
   ·主要结论第131-132页
   ·创新点第132页
   ·展望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39页
文献综述第139-152页
 参考文献第149-152页
在学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发表的代表性论著(全文)第152-154页
作者简历第154-155页
致谢第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药研发组织模式演化及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Hath6调控内皮细胞分化与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