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盐池荒漠化草场生态恢复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7页 |
| ·荒漠化的概念 | 第9-10页 |
| ·荒漠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 ·国外荒漠化防治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国内荒漠化防治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生态恢复 | 第12-17页 |
| ·生态恢复概念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封育措施和生态位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7-20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18页 |
| ·地形地貌 | 第17-18页 |
| ·气候 | 第18页 |
| ·土壤 | 第18页 |
| ·植被 | 第18页 |
| ·盐池县社会经济状况 | 第18-20页 |
| ·人口 | 第18页 |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8-19页 |
| ·草场利用现状 | 第19-20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20-27页 |
| ·基础数据收集和整理 | 第20页 |
| ·外业数据收集 | 第20-22页 |
| ·样地的布设 | 第20-21页 |
| ·植被调查 | 第21-22页 |
| ·土壤调查 | 第22页 |
| ·土壤风蚀观测 | 第22页 |
| ·内业数据整理 | 第22-27页 |
|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22-24页 |
| ·土壤含水量和容重 | 第24页 |
| ·生物多样性计量 | 第24-25页 |
| ·生态位宽度的计算 | 第25页 |
| ·生态位重叠计算 | 第25页 |
| ·NDVI的计算 | 第25-27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7-77页 |
| ·封育对植被盖度影响分析 | 第27-35页 |
| ·全县范围内遥感图像反演植被覆盖度分析 | 第27-29页 |
| ·定位样地调查植被覆盖度分析 | 第29-34页 |
| ·植被覆盖度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 ·封育对植被生物量影响分析 | 第35-42页 |
| ·人工封育区生物量分析 | 第36-39页 |
| ·新增样地生物量分析 | 第39-41页 |
| ·研究区植被生物量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 ·封育对植被生态位影响分析 | 第42-65页 |
| ·生态位宽度 | 第42-51页 |
| ·生态位重叠度 | 第51-64页 |
| ·植被生态位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 ·人工封育区植被多样性分析 | 第65-73页 |
| ·三样地植被多样性分析 | 第65-69页 |
| ·三样地植被多样性方差分析 | 第69-72页 |
| ·植被多样性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 ·封育对草场土壤水分和风蚀影响 | 第73-77页 |
| ·人工封育草场土壤水分分析 | 第73-74页 |
| ·土壤风蚀 | 第74-75页 |
| ·土壤水分与风蚀结果分析 | 第75-77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77-80页 |
| ·结论 | 第77-78页 |
| ·讨论与建议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 个人简介 | 第84-85页 |
| 导师简介 | 第85-86页 |
| 获得成果清单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