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论文--心肌疾病论文

曲美他嗪后处理与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再灌注心肌保护作用的对比研究

前言第1-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1页
英文缩略词第11-12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2-22页
   ·引言第12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第12-13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的机制第13-16页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措施第16-17页
   ·药物后处理第17-18页
   ·MIRI 后处理的机制研究第18-20页
   ·后处理其他信号通路及机制第20-21页
   ·药物后处理的临床应用第21-22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22-25页
   ·实验动物第22页
   ·主要药品与试剂第22页
   ·主要仪器第22-23页
   ·实验分组及给药第23页
   ·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建立第23页
   ·梗死面积测量第23-24页
   ·心肌细胞形态学观察第24页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第24页
   ·Western Blot 测心肌组织凋亡第24页
   ·统计学处理第24-25页
第3章 结果第25-31页
   ·两种后处理方式对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第25-26页
   ·两种后处理方式对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第26-27页
   ·两种后处理方式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第27-28页
   ·两种后处理方式对大鼠心肌酶学的影响第28-29页
   ·两种后处理方式对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第29页
   ·两种处理方式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第29-31页
第4章 讨论第31-37页
   ·经典缺血后处理模型的建立第31页
   ·曲美他嗪后处理的可行性第31-32页
   ·两种后处理与 IRI 心肌细胞死亡第32-33页
   ·两种后处理与 IRI 心肌的氧化应激第33页
   ·两种后处理与 IRI 心肌细胞凋亡第33-34页
   ·两种后处理与 IRI 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第34-35页
   ·两种后处理与炎症反应第35页
   ·TMZ 后处理的应用第35-37页
第5章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6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叶酸和维生素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下一篇:老年男性骨质疏松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