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世界各国新闻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新闻事业史论文

抗战时期来华的三位美国左翼妇记者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章 三位女记者来华及留华的原因分析第11-17页
 一、外因分析:时代大背景第11页
 二、内因分析:来华动机及长期留华原因探讨第11-17页
  (一) 不同的来华动机第12-13页
  (二) 相同的留华选择第13-17页
第二章 三位女记者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分析第17-41页
 一、海伦·福斯特第17-24页
  (一) 海伦·福斯特研究在中国第17-20页
  (二) 海伦的悲剧性第20-24页
 二、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第24-31页
  (一) 史沫特莱研究在中国第24-26页
  (二) 戏剧性的史沫特莱第26-28页
  (三) 史沫特莱与中共关系的研究第28-31页
 三、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第31-41页
  (一) 斯特朗研究在中国第31-33页
  (二) 斯特朗的柔弱与火爆第33-36页
  (三) 贯彻终生的孤独感第36-38页
  (四) 关于斯特朗共产党员身份的论证第38-41页
第三章 三位女记者的新闻观研究第41-51页
 一、海伦的新闻观第41-44页
  (一) 坚持独立思考第42-43页
  (二) 重视报道的历史价值第43-44页
 二、史沫特莱的新闻观第44-47页
  (一) 有意识地宣传第44-45页
  (二) 保持独立性第45-46页
  (三) 强调真实第46-47页
 三、斯特朗的新闻观第47-51页
  (一) 早年的独立自由第47页
  (二) 转变:抗议到妥协第47-48页
  (三) 自觉地代言第48-51页
第四章 三位女记者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分析第51-55页
 一、现时影响第51-53页
 二、历史价值第53-54页
 三、女性榜样的作用第54-55页
结语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齐鲁晚报》青岛版运营探析
下一篇:《经济半小时》的节目模式与功能--以系统整体论为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