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基于县域单元的山东省城市现代化空间格局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4页
     ·研究背景第10-13页
     ·研究目的第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第14-17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研究框架第16-17页
   ·相关概念阐述第17-18页
第二章 城市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5页
   ·城市现代化理论基础第18-20页
     ·经典现代化理论第18页
     ·后现代化理论第18-19页
     ·生态现代理论第19页
     ·再现代化理论第19-20页
     ·继续现代化理论第20页
   ·现代化的四次大浪潮第20-2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2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1-25页
第三章 山东省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5-40页
   ·山东省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基本定位第25-33页
     ·从山东省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来考察其现代化水平第25-28页
     ·从山东省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及经济结构来考察其现代化水平第28-32页
     ·从山东省的其它方面来考察其现代化水平第32-33页
   ·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第33-34页
     ·综合性与系统性第33页
     ·动态性与前瞻性第33-34页
     ·可比性与可操作性第34页
     ·以人为本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34页
   ·指标体系的的组成第34-36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6-40页
     ·研究方法——熵值法第36-37页
     ·数据来源第37页
     ·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第37-40页
第四章 2011年山东省城市现代化空间格局研究第40-80页
   ·数据资料的来源第40页
   ·对2011年山东省城市现代化的评价第40-61页
     ·城市经济现式化子系统第40-45页
     ·城市建设现代化子系统第45-49页
     ·城市社会现代化子系统第49-53页
     ·城市生态环境现代化子系统第53-57页
     ·对2011年山东省城市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第57-61页
   ·山东省城市现代化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分析第61-72页
     ·空间自相关第61-63页
     ·空间自相关分析第63-72页
   ·对山东省城市现代化水平及其各子系统协调关系的研究第72-80页
     ·分析方法第72-73页
     ·结果分析第73-80页
第五章 山东省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建议第80-89页
   ·影响因素分析第80-85页
     ·城市原有基础第80-81页
     ·产业结构第81-82页
     ·经济全球化和城市竞争力第82页
     ·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第82-83页
     ·城市文化与创新能力第83-84页
     ·城市政府政策第84-85页
   ·建议与对策第85-89页
     ·构建不同等级城市,大中小城市分类发展,强化区域城市群的协调发展第85-86页
     ·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产业布局第86-87页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空间第87页
     ·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城镇,促进城市全面发展第87-88页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营造低碳生态人居环境第88页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第88-89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第89-91页
   ·研究结论第89-90页
   ·展望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附录一第93-96页
附录二第96-98页
项目支持第98-99页
后记第99-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框架梁柱节点抗火性能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室内燃气泄漏爆炸力及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