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视角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关于社会救助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外关于社会救助的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社会救助体系的内涵界定 | 第17-19页 |
·社会救助概念的界定 | 第17页 |
·社会救助体系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社会救助的基本特征 | 第18-19页 |
·社会救助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庇古边际效用价值论 | 第19-20页 |
·帕累托最优理论 | 第20页 |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 第20-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我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2-41页 |
·我国现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总体框架 | 第22-23页 |
·我国现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概述 | 第23-26页 |
·基本社会救助 | 第23-25页 |
·专项社会救助 | 第25-26页 |
·临时社会救助 | 第26页 |
·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分析 | 第26-40页 |
·社会救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分析 | 第26-31页 |
·社会救助对象的确定分析 | 第31-34页 |
·社会救助制度运行效率分析 | 第34-38页 |
·社会救助城乡二元结构分析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国际经验借鉴 | 第41-48页 |
·瑞典社会救助体系评析 | 第41-42页 |
·瑞典社会救助体系模式 | 第41页 |
·瑞典社会救助体系的内容 | 第41-42页 |
·瑞典社会救助体系的特点 | 第42页 |
·美国社会救助体系评析 | 第42-43页 |
·美国社会救助体系模式 | 第43页 |
·美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内容 | 第43页 |
·美国社会救助体系的特点 | 第43页 |
·英国社会救助体系评析 | 第43-45页 |
·英国社会救助体系模式 | 第44页 |
·英国社会救助体系的内容 | 第44-45页 |
·英国社会救助体系的特点 | 第45页 |
·经验与启示 | 第45-47页 |
·合理确定救助对象和救助标准 | 第45页 |
·注重社会救助法制体系建设 | 第45-46页 |
·社会救助资金主要靠政府筹集 | 第46页 |
·明确社会救助管理体制主体 | 第46页 |
·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参与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政策建议 | 第48-58页 |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基本架构 | 第48-50页 |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基本原则 | 第50-51页 |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 第51-57页 |
·完善社会救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51-52页 |
·正确引导社会资金的供给 | 第52-53页 |
·提高社会救助制度运行效率 | 第53-56页 |
·鼓励民间捐赠实现增进型的社会福利改善 | 第56-57页 |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配套措施 | 第57页 |
·积极推进社会救助的法制化进程 | 第57页 |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监督机制 | 第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