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基于RS与GIS郧县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及驱动力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研究的目的第10-11页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国外研究第11-13页
     ·国内研究第13-15页
第二章 相关数学模型和研究方法第15-22页
   ·相关数学模型简介第15-18页
     ·马尔可夫模型第15-16页
     ·主成分分析法第16-18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9-22页
     ·研究方法第19页
     ·采用的数据第19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9-21页
     ·采用软件简介第21-22页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第22-26页
   ·自然地理环境第22-23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23页
   ·行政区划第23-24页
   ·交通水利概况第24页
   ·土地利用现状第24-26页
第四章 研究区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第26-32页
   ·引言第26页
   ·数据采集与处理第26-27页
   ·土地利用遥感分类标准及影像解译第27-32页
     ·土地利用分类标准第27-29页
     ·分类技术及信息提取第29-30页
     ·分类结果后处理及精度检验第30-32页
第五章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第32-37页
   ·引言第32页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第32-35页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第32-33页
     ·单项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度第33-34页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第34-35页
   ·土地利用变化特点第35-37页
第六章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驱动机制第37-45页
   ·引言第37页
   ·自然驱动因素第37-39页
     ·气候因素第37-38页
     ·地形地貌因素第38页
     ·水文因素第38页
     ·土壤因素第38-39页
   ·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分析第39-42页
     ·人口变化因素第39-40页
     ·经济发展因素第40页
     ·技术进步因素第40-41页
     ·社会制度及政策因素第41-42页
   ·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主成分分析第42-45页
第七章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预测第45-52页
   ·引言第45页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预测第45-52页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转移矩阵的建立第46-47页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概率矩阵第47-50页
     ·预测结果分析与讨论第50-52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5页
   ·研究总结第52-53页
     ·主要内容总结第52页
     ·研究结论第52-53页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遥感反演空间信息制图表达的若干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GIS的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与分析--以山西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