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信仰研究的背景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7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国外信仰教育研究的状况 | 第9-11页 |
·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对有关宗教信仰教育研究的状况 | 第9-10页 |
·国外学者有关信仰教育研究的一些中文版成果 | 第10页 |
·国内学者研究国外信仰教育的状况 | 第10-11页 |
·我国关于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的状况 | 第11-12页 |
·本研究的构思及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7页 |
·相关概念的内涵 | 第13-15页 |
·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及其成因分析 | 第17-33页 |
·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 | 第17-21页 |
·调查方式 | 第17页 |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与初步结论 | 第17-21页 |
·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的成因分析 | 第21-28页 |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 第21-26页 |
·大学生对宗教信仰高认同率的原因分析 | 第26-28页 |
·加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 第28-33页 |
·信仰的属性决定了信仰具有重大的人生导向作用 | 第29页 |
·信仰具有指引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 | 第29页 |
·信仰具有激发信仰者为高尚事业而奋斗的巨大作用 | 第29-30页 |
·信仰具有终极关怀和心理支撑作用 | 第30-31页 |
·信仰具有强大的人心凝聚作用和号召力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 第33-42页 |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第34-37页 |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点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第37页 |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精神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第37-39页 |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道德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 | 第39页 |
·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意义 | 第39-42页 |
·信仰对个体发展和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是当代大学生的必然需要 | 第39-40页 |
·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是社会转型期的多元文化、多种思潮情况下正本清源的需要 | 第40页 |
·信仰教育是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 | 第40-41页 |
·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未来承载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 | 第42-52页 |
·综合各方面力量提升信仰教育效果 | 第42-47页 |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信仰教育 | 第47-49页 |
·在实践中巩固和领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 第49-51页 |
·课堂实践教学 | 第49-50页 |
·校园实践教学 | 第50页 |
·社会实践教学 | 第50-51页 |
·利用网络等新媒体积极主动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