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 ·膜技术的概论 | 第9-13页 |
| ·膜的定义及分类 | 第9-10页 |
| ·主要的膜分离过程 | 第10-11页 |
| ·相转化法制膜 | 第11页 |
| ·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特点 | 第11-12页 |
| ·膜分离技术面临的挑战 | 第12-13页 |
| ·偏氟乙烯的改性 | 第13-16页 |
| ·偏氟乙烯膜的表面改性 | 第14页 |
| ·偏氟乙烯膜的共混改性 | 第14-16页 |
| ·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应用 | 第16-22页 |
| ·静电纺丝 | 第16-17页 |
| ·静电纺丝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 ·纳米纤维的应用 | 第18-22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以及内容 | 第22-24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聚偏氟乙烯-全氟磺酸共混平板超滤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24-41页 |
| ·引言 | 第24-25页 |
|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5-26页 |
| ·铸膜液的配置 | 第26页 |
| ·膜的制备 | 第26-27页 |
| ·测试和表征 | 第27-30页 |
| ·铸膜液的粘度测试 | 第27页 |
| ·铸膜液的浊点测试 | 第27页 |
| ·水蒸汽环境中的相分离 | 第27页 |
| ·膜的孔隙率 | 第27-28页 |
| ·电镜测试 | 第28页 |
| ·红外测试 | 第28页 |
| ·接触角测试 | 第28页 |
| ·超滤性能测试 | 第28-30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30-39页 |
| ·铸膜液的相分离过程分析 | 第30-32页 |
| ·膜的电镜照片分析 | 第32-34页 |
| ·膜的水通量和截留率 | 第34-36页 |
| ·膜的红外分析 | 第36-38页 |
| ·膜的抗污染性能 | 第38-39页 |
| ·本章总结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电纺聚醚砜纳米纤维微滤膜的制备 | 第41-59页 |
| ·引言 | 第41-42页 |
|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42-43页 |
| ·静电纺丝法制备 PES 纳米纤维/PET 复合膜 | 第43-44页 |
| ·PES 纳米纤维膜的物理性质的表征 | 第44-45页 |
| ·PES 纳米纤维的扫描电镜 | 第44页 |
| ·PES 纳米纤维的直径与直径分布 | 第44页 |
| ·PES 纳米纤维的孔隙率 | 第44页 |
| ·PES 纳米纤维膜的孔径 | 第44-45页 |
| ·PES/PET 复合膜的性能测试 | 第45-48页 |
| ·纯水水通量的测试 | 第45页 |
| ·截留分子量的测试 | 第45-48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7页 |
| ·PES 纳米纤维 | 第48-49页 |
| ·PES 纳米纤维/PET 复合膜的制备 | 第49-53页 |
| ·PES 纳米纤维/PET 复合膜的纯水水通量 | 第53-54页 |
| ·PES 纳米纤维/PET 复合膜的截留分子量 | 第54-55页 |
| ·PES 纳米纤维/PET 复合膜分离油水的性能测试 | 第55-57页 |
| ·本章总结 | 第57-59页 |
|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