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一、 概念及特点 | 第12-13页 |
(一) 、融资融券的概念 | 第12页 |
(二) 、融资融券与股票质押的关系 | 第12-13页 |
(三) 、融资融券交易的意义 | 第13页 |
二、 融资融券交易中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现状及问题 | 第13-17页 |
(一) 优势 | 第13-15页 |
1、 快速发展经济的推动了证券市场交易机制的完善 | 第13-14页 |
2、 证券市场基础建设完善为投资者利益保护奠定了基础 | 第14页 |
3、 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为保护投资者利益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力 | 第14-15页 |
4、 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为投资者利益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 第15页 |
(二) 威胁 | 第15-16页 |
1、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够完善 | 第15页 |
2、 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法律欠缺 | 第15-16页 |
3、 政府的过度干预,不够重视对投资者保护 | 第16页 |
(三) 机遇 | 第16-17页 |
(四) 挑战 | 第17页 |
三、 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重要意义 | 第17-19页 |
(一) 、完善和活跃证券市场——为投资者提供套期保值渠道 | 第18页 |
(二) 、为参与投资者提供一种避险工具 | 第18-19页 |
(三) 、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 | 第19页 |
四、 融资融券交易中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遇到的新风险 | 第19-20页 |
(一) 、主体是否适格 | 第19页 |
(二) 、财务杠杆风险的扩大 | 第19-20页 |
(三) 、有可能被强制平仓的风险 | 第20页 |
(四) 、授信额度不确定风险 | 第20页 |
五、 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经验做法 | 第20-25页 |
(一) 、授信标的的范围 | 第21页 |
(二) 、融券的价格限制规定和赦免规则 | 第21-22页 |
(三) 、融券的价格和特殊事件限制问题 | 第22-23页 |
(四) 、实名制交易的制定 | 第23页 |
(五) 、委托时标明融券 | 第23-24页 |
(六) 、不允许“裸卖空” | 第24页 |
(七) 、集中式、单轨制集合的授信模式 | 第24-25页 |
六、 保护措施及对策 | 第25-37页 |
(一) 事前保护措施 | 第25-29页 |
1、 加强对投资者的素质教育及风险意识教育 | 第25页 |
2、 增强投资者维权意识 | 第25-26页 |
3、 引导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 | 第26页 |
4、 发行价格市场化定价机制 | 第26页 |
5、 适当投资者制度 | 第26-27页 |
6、 公司准入的严格制度 | 第27页 |
7、 保荐人制度 | 第27-28页 |
8、 加强监督管理制度 | 第28-29页 |
(二) 事中保护措施 | 第29-32页 |
1、 信用体制的建设 | 第29页 |
2、 信息披露制度 | 第29-30页 |
3、 客户资金安全制度 | 第30页 |
4、 实行证券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相互隔离的独立公平交易制度 | 第30-31页 |
5、 设立专项融资融券投资者利益保护基金 | 第31页 |
6、 投资者保护的评价制度 | 第31-32页 |
(三) 事后保护措施 | 第32-36页 |
1、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诉讼制度 | 第32-33页 |
2、 设立投资者利益赔偿基金 | 第33页 |
3、 完善民事赔偿制度 | 第33-34页 |
4、 能动司法——加强对投资者权益的司法保护 | 第34-35页 |
5、 建设直接退市制度,加强对投资者利益保护 | 第35-36页 |
(四) 公司收购行为中投资者权益的特别保护 | 第36-37页 |
七、 结语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