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饮料作物论文--茶论文

茶树抗寒性生理指标的筛选及抗寒性鉴定方法的建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引言第8-12页
   ·茶树抗寒性生理研究现状第8-10页
     ·叶片的形态及解剖结构与抗寒性第8页
     ·细胞膜与抗寒性第8页
     ·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第8-9页
     ·保护性酶类与抗寒性第9-10页
     ·激素与抗寒性第10页
     ·冰核活性细菌与抗寒性第10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2页
     ·人工低温条件下茶树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第11页
     ·越冬过程中茶树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第11页
     ·茶树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筛选第11页
     ·一种茶树抗寒性鉴定方法的建立第11-1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2-23页
   ·低温胁迫对茶树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第12-14页
     ·试验材料第12页
     ·试验处理第12页
     ·试验方法第12-14页
   ·越冬过程中茶树叶片可溶性糖成分的动态变化第14-15页
     ·试验材料第14页
     ·试验处理第14页
     ·试验方法第14-15页
   ·茶树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的克隆第15-23页
     ·试验材料第15页
     ·试验方法第15-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45页
   ·人工低温处理对茶树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第23-26页
     ·人工低温处理条件下茶树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第23-24页
     ·人工低温处理条件下茶树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第24页
     ·人工低温处理条件下茶树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第24-25页
     ·人工低温处理条件下茶树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第25-26页
   ·越冬过程中茶树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第26-30页
     ·越冬过程中相对电导率动态变化第26-27页
     ·越冬过程中丙二醛(MDA)含量动态变化第27-28页
     ·越冬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动态变化第28-29页
     ·越冬过程中脯氨酸含量动态变化第29-30页
   ·越冬过程中茶树叶片可溶性糖成分的动态变化第30-40页
     ·越冬过程中茶树叶片可溶性糖成分的检测结果第30-35页
     ·越冬过程中茶树叶片可溶性糖成分动态变化分析第35-40页
   ·茶树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的克隆第40-45页
     ·茶树叶片总 RNA 的提取第40页
     ·茶树叶片 SPS 基因的克隆结果第40-45页
4 讨论第45-48页
   ·关于人工低温处理条件下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结果的讨论第45页
   ·关于越冬过程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结果的讨论第45页
   ·关于越冬过程茶树叶片可溶性糖成分检测结果的讨论第45-46页
   ·关于越冬过程茶树叶片可溶性糖成分动态变化分析结果的讨论第46页
   ·关于建立一种茶树抗寒性鉴定方法的讨论第46-47页
   ·关于茶树叶片总 RNA 提取的讨论第47页
   ·关于 SPS 基因与植物抗寒性关系的讨论第47-48页
5 结论第48-49页
   ·茶树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筛选第48页
   ·一种茶树抗寒性鉴定方法的建立第48页
   ·茶树叶片 SPS 基因的克隆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附录A 文中英文缩写词汇第52-53页
附录B 茶树 SPS 基因 3′和 5′端克隆测序结果第53-55页
附录C 茶树 SPS 基因全长拼接结果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作者简介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花期高温胁迫对杂交中籼稻主要生理特性和产量结构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皖麦50的选育及推广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