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南京市建筑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绪论第7-15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9页
   ·文献综述第9-14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相关研究第9-12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研究第12-14页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4-15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页
     ·技术路线第14-15页
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5-17页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第15页
   ·费景汉—拉尼斯(Fei Jinghan—Lanis)理论第15页
   ·托达罗(Todaro)理论第15-17页
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及其转移第17-36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第17-23页
   ·城镇化率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目标第23-25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第25-36页
     ·南京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形势分析第25-29页
     ·转移方向:建筑业占重要地位第29-30页
     ·一组来自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资料第30-36页
4 建筑业市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第36-41页
   ·建筑业生产对劳动力需求的特点第36-38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建筑业劳动力的供给主体第38-41页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建筑业市场的制约因素分析第41-49页
   ·包工制用工方式存在弊端第41-46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建筑行业就业的主要途径第41-42页
     ·包工头与包工制第42-43页
     ·包工制的弊端第43-45页
     ·包工制模式下农民工处境艰难第45-46页
   ·建筑业农民工生存环境恶劣第46-47页
   ·部分建筑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第47-49页
6 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建筑业制约因素的措施第49-55页
   ·规范完善建筑业劳务用工机制第49-52页
     ·培育、引导和扶持建筑劳务企业发展第49-50页
     ·逐步推进包工头队伍企业化第50-51页
     ·建筑劳务企业要加强劳务队伍管理第51-52页
     ·政府部门加强对建筑劳务企业的服务和监管第52页
   ·改善农民工就业及生活环境第52-53页
   ·建立健全社会化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第53-54页
   ·建筑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第54-55页
7 结束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世纪杭州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研究
下一篇:农地非农化效率及变化研究--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