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钢渣、矿渣制备胶凝材料的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钢渣、矿渣的组成与胶凝性能 | 第10-11页 |
·钢渣、矿渣的活性激发 | 第11-12页 |
·钢渣、矿渣制备胶凝材料的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2-16页 |
·钢渣、矿渣制备胶凝材料的沿革 | 第12页 |
·钢渣、矿渣制备胶凝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17-24页 |
·主要原材料及基本性能 | 第17-19页 |
·钢渣 | 第17页 |
·矿渣 | 第17-18页 |
·石膏 | 第18页 |
·水泥熟料 | 第18-19页 |
·实验设备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及表征手段 | 第20-24页 |
·筛余测定 | 第20页 |
·密度测定 | 第20页 |
·比表面积测定 | 第20页 |
·粒度分布测定 | 第20-21页 |
·红外光谱(FI-IR)分析 | 第21页 |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1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21页 |
·胶凝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 | 第21-22页 |
·胶凝材料的耐久性试验 | 第22-24页 |
第3章 高活性钢渣、矿渣微粉的制备研究 | 第24-43页 |
·钢渣、矿渣微粉活性的评定 | 第24-27页 |
·45 μm 筛余与胶凝材料早期强度的相关性 | 第24-25页 |
·比表面积与胶凝材料早期强度的相关性 | 第25-26页 |
·0 μm~10 μm 粒度分布与胶凝材料早期强度的相关性 | 第26-27页 |
·钢渣、矿渣助磨剂的选择 | 第27-38页 |
·助磨剂选择依据 | 第27-28页 |
·助磨剂的掺量 | 第28页 |
·单组份助磨剂的筛选 | 第28-33页 |
·KD 复合助磨剂的开发 | 第33-38页 |
·钢渣、矿渣粉磨时间的确定 | 第38-41页 |
·粉磨时间对钢渣、矿渣细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粉磨时间对胶凝体系强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钢渣、矿渣粉磨时间的协同组合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钢渣-矿渣基胶凝材料的配方设计 | 第43-54页 |
·单因素探索实验 | 第43-49页 |
·钢渣、矿渣配合比 | 第43页 |
·碱类激发剂 | 第43-45页 |
·石膏类激发剂 | 第45-47页 |
·钙、镁盐类激发剂 | 第47-48页 |
·可溶性无机盐类激发剂 | 第48页 |
·减水剂类助剂 | 第48-49页 |
·正交实验 | 第49-53页 |
·正交实验方案 | 第49-50页 |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验证实验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胶凝材料水化机理分析 | 第54-59页 |
·水化产物分析 | 第54-55页 |
·水化产物的 XRD 分析 | 第54-55页 |
·水化产物的 SEM 分析 | 第55页 |
·水化硬化机理分析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6章 钢渣-矿渣基胶凝材料的耐久性研究 | 第59-67页 |
·长龄期强度发展 | 第59-60页 |
·干燥收缩性能 | 第60页 |
·抗渗透性能 | 第60-61页 |
·抗冻性能 | 第61-62页 |
·抗碳化性能 | 第62-64页 |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