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安全问题 | 第13-15页 |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3-14页 |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 | 第14-15页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分类 | 第15-16页 |
·Co_3O_4 负极材料的研究 | 第16-17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类 | 第17-18页 |
·LiFeP0_4 正极材料的研究 | 第18-20页 |
·微波溶剂热制备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微波溶剂热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微波溶剂热在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2页 |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24-26页 |
·合成Co_3O_4 所用实验原料 | 第24页 |
·合成LiFeP0_4 所用实验原料 | 第24页 |
·实验中所用仪器设备 | 第24-26页 |
·微波溶剂热制备Co_3O_4 负极材料 | 第26-27页 |
·尿素法制备Co_3O_4 | 第26页 |
·氢氧化钾法制备Co_3O_4 | 第26-27页 |
·MWNTs/Co_3O_4 复合材料制备 | 第27页 |
·微波溶剂热制备LiFeP0_4 正极材料 | 第27-28页 |
·不同无机盐合成LiFeP0_4 | 第28页 |
·碳复合和Mn~(2+)离子掺杂改性LiFePO_4 | 第28页 |
·结构与形貌表征 | 第28-30页 |
·X 射线衍射表征 | 第28-29页 |
·形貌结构表征 | 第29页 |
·红外光谱表征 | 第29页 |
·热重-差热表征 | 第29页 |
·BET-BJH 表征 | 第29-30页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0-32页 |
·电池组装 | 第30页 |
·充放电测试 | 第30页 |
·循环伏安法测试 | 第30-31页 |
·交流阻抗法测试 | 第31-32页 |
第三章 不同形貌Co_3O_4表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2-50页 |
·Co_3O_4 样品的表征与分析 | 第32-38页 |
·Co_3O_4 样品的XRD 分析 | 第32-33页 |
·Co_3O_4 样品的FTIR 分析 | 第33-34页 |
·Co_3O_4 样品的SEM 和TEM 分析 | 第34-37页 |
·Co_3O_4 样品的BET 和BJH 分析 | 第37-38页 |
·Co_3O_4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38-42页 |
·MWNTs/Co_3O_4 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42-48页 |
·Co_3O_4/MWNTs 样品的表征与分析 | 第42-45页 |
·Co_3O_4/MWNTs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45-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合成条件对LiFeP0_4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影响 | 第50-72页 |
·LiFeP0_4 样品的表征与分析 | 第50-59页 |
·合成温度对LiFeP0_4 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50-54页 |
·原料种类对LiFeP0_4 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54-56页 |
·反应溶液浓度对LiFeP0_4 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56-57页 |
·溶剂对LiFeP0_4 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57-59页 |
·改性条件对LiFeP0_4 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59-64页 |
·葡萄糖包覆LiFeP0_4 对其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59-61页 |
·葡萄糖原位复合 LiFePO_4 对其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61页 |
·碳纳米管复合 LiFePO_4 对其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61-63页 |
·Mn~(2+)离子掺杂 LiFePO_4 对其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 第63-64页 |
·LiFePO_4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64-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创新点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