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论 | 第9-15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四) 创新及不足 | 第14-15页 |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时代的要求 | 第15-22页 |
(一)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适应了世界深刻变化的客观要求 | 第15-17页 |
(二)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17-19页 |
(三)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 第19-22页 |
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论的思想渊源 | 第22-35页 |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学习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石 | 第22-24页 |
(二) 中国共产党的学习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准备 | 第24-27页 |
(三) 苏共衰败的教训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深刻启示 | 第27-31页 |
(四)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论的直接理论思想资源 | 第31-35页 |
三、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35-52页 |
(一)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内涵 | 第35-39页 |
(二) 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论的基本特征 | 第39-42页 |
(三)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实践路径 | 第42-52页 |
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理论的重要意义 | 第52-55页 |
(一)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 | 第52-53页 |
(二)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注释 | 第57-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统计学审稿证明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