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县域耕地地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选题依据 | 第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状况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依据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具体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2 县级耕地地力评价 | 第15-21页 |
·评价区概况 | 第15-19页 |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 | 第15-16页 |
·土壤与耕地资源特征 | 第16-19页 |
·地貌类型 | 第16-18页 |
·土壤类型 | 第18-19页 |
·评价单元划分 | 第19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19页 |
·评价单元的赋值 | 第19-20页 |
·参评因素隶属函数的建立 | 第20-21页 |
·耕地地力评价模型建立 | 第21页 |
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21-28页 |
·耕地地力等级 | 第21-25页 |
·耕地地力等级的划分 | 第21-22页 |
·地力等级在不同土壤类型中的分布 | 第22-23页 |
·耕地地力等级主要属性分析 | 第23-24页 |
·各个等级耕地的合理利用及改良措施 | 第24-25页 |
·中低产田情况分析 | 第25-28页 |
·中低产田面积与分布 | 第25-26页 |
·尉氏县中低产田类型区划分 | 第26-28页 |
·县西部砂区沙化耕地型改良类型区 | 第26-27页 |
·县中东部为主的瘠薄培肥改良类型区 | 第27-28页 |
4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与建议 | 第28-33页 |
·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 | 第28页 |
·耕地资源合理配置与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 | 第28-30页 |
·东部黄泛平原粮、棉、瓜果菜区 | 第29页 |
·中部低平原粮、棉、蔬菜区 | 第29页 |
·西南高平原粮食区 | 第29-30页 |
·西部沙岗粮油区 | 第30页 |
·科学施肥 | 第30-31页 |
·当前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页 |
·实施平衡施肥的措施 | 第30-31页 |
·对策与建议 | 第31页 |
·加强耕地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第31-33页 |
·建立依法管理耕地质量体制 | 第32-33页 |
·扩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 | 第33页 |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 | 第33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Abstract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