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前言 | 第10页 |
| ·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0-13页 |
| ·氧化还原法 | 第11页 |
| ·化学沉淀 | 第11页 |
| ·吸附法 | 第11-12页 |
| ·溶剂萃取分离 | 第12页 |
| ·离子交换法 | 第12页 |
| ·膜分离法 | 第12-13页 |
| ·生物处理技术 | 第13页 |
| ·壳聚糖 | 第13-16页 |
| ·壳聚糖简介 | 第13页 |
| ·壳聚糖的化学性质及其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膨润土简介 | 第16页 |
| ·本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6-18页 |
| ·本课题的来源 | 第1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壳聚糖改性钠基膨润土的制备和表征 | 第18-26页 |
| ·前言 | 第18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18-19页 |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19-20页 |
|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 ·钠基膨润土的提纯 | 第20页 |
| ·壳聚糖改性钠基膨润土 | 第20-21页 |
| ·分析检验和产物表征方法 | 第21-22页 |
| ·阳离子交换量测定 | 第21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1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1-22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5页 |
| ·阳离子交换量 | 第22页 |
| ·SEM 图 | 第22-23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3-24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4页 |
| ·钠基膨润土与壳聚糖的质量比的确定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壳聚糖改性钠基膨润土对 Pb~(2+)、Cu~(2+)、Zn~(2+)的吸附 | 第26-48页 |
| ·前言 | 第26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6-27页 |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 ·壳聚糖改性钠基膨润土的制备 | 第28页 |
| ·吸附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5页 |
| ·铅铜锌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2-33页 |
| ·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 第33页 |
| ·吸附剂投加量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 ·pH 值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34-36页 |
| ·等温吸附 | 第36-39页 |
| ·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 第39-41页 |
| ·陪伴阴离子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 ·竞争吸附 | 第42-44页 |
| ·解吸附再生试验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 第四章 壳聚糖改性有机膨润土对 Pb~(2+)的吸附 | 第48-60页 |
| ·前言 | 第48页 |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8-51页 |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48-49页 |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9页 |
| ·试验方法 | 第49-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8页 |
| ·正交试验制备壳聚糖改性有机膨润土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 ·SEM 图 | 第53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3-54页 |
| ·pH 值对 Pb~(2+)去除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 ·等温吸附 | 第55-57页 |
| ·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 ·解吸附再生试验 | 第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第60-64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研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 第61-62页 |
| ·展望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 致谢 | 第70-72页 |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