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典型的崩滑实例研究 | 第8-10页 |
·崩滑运动机理研究 | 第10-11页 |
·气垫效应研究 | 第11页 |
·碎屑流运动研究 | 第11-12页 |
·数值模拟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群发性崩塌体下落过程中空气压缩效应研究 | 第15-27页 |
·空气动力学概述 | 第15-20页 |
·微弱扰动传播过程 | 第15-17页 |
·压缩波的形成 | 第17-20页 |
·群发性崩塌体下落过程空气动力学效应理论研究 | 第20-26页 |
·崩塌体下落过程中空气压缩模型建立 | 第20-21页 |
·崩塌体下落时底部空气压缩过程 | 第21-22页 |
·考虑空气效应时崩塌体下落的公式推导 | 第22-26页 |
·压缩空气的体积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群发性崩塌作用下空气压缩特性模型试验 | 第27-49页 |
·试验方案 | 第27-30页 |
·试验目的 | 第27页 |
·实验内容 | 第27-30页 |
·小波理论 | 第30-35页 |
·连续小波函数 | 第30-31页 |
·常见小波 | 第31-32页 |
·多分辨率分析和正交小波变换 | 第32-35页 |
·小波分析去噪的基本原理 | 第35页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35-48页 |
·空气压缩力信号提取 | 第35-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群发性崩塌作用下空气压缩特性模型试验改进设计 | 第49-82页 |
·试验方案 | 第49-53页 |
·试验目的 | 第49页 |
·实验内容 | 第49-53页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53-74页 |
·空气压缩力信号提取 | 第53-60页 |
·结果分析 | 第60-74页 |
·正交试验分析 | 第74-81页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75-76页 |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76-80页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重庆武隆鸡尾山群发性崩塌碎屑流实例分析 | 第82-95页 |
·碎屑流运动理论分析 | 第82-85页 |
·碎屑流运动特点 | 第82-83页 |
·碎屑流的形成条件 | 第83-84页 |
·碎屑流的基本类型 | 第84-85页 |
·滑坡与群发性崩塌气垫效应比较 | 第85-87页 |
·滑坡的气垫效应特点 | 第85-86页 |
·群发性崩塌的气垫效应特点 | 第86-87页 |
·鸡尾山群发性崩塌介绍 | 第87-92页 |
·崩塌区地质环境 | 第87-88页 |
·崩塌区的基本特征 | 第88-92页 |
·崩塌体垂直下落过程计算 | 第92-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5-97页 |
·结论 | 第95-96页 |
·建议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