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地下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取值与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混凝土起源和发展第12-13页
     ·混凝土概述第12-13页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发展第13页
   ·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强度等级取值现状第13-15页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其优化现状第15-18页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15-16页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现状第16-18页
   ·MATLAB 语言及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第18-19页
   ·本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混凝土强度等级取值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1-39页
   ·承载力要求第21-30页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承载力分析第21-24页
       ·地下室底板荷载的选取第21-22页
       ·地下室底板的计算模型第22-24页
       ·地下室底板承载力校核第24页
     ·地下室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承载力分析第24-27页
       ·地下室外墙荷载的选取第24-26页
       ·地下室外墙的计算模型第26-27页
       ·地下室外墙承载力校核第27页
     ·承载力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关系分析第27-30页
   ·耐久性要求第30-34页
     ·耐久性的影响因素第30-31页
     ·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能评价指标第31-32页
     ·结构耐久性能评价—混凝土的收缩与开裂第32-33页
     ·耐久性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关系分析第33-34页
   ·经济性要求第34-37页
     ·工程经济条件的影响因素第34-35页
     ·混凝土价格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关系分析第35-37页
   ·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混凝土收缩开裂的影响第39-47页
   ·工程调研第39-40页
   ·理论分析第40-46页
     ·混凝土强度理论公式第40-41页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收缩的影响第41-43页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开裂的影响第43-46页
   ·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混凝土性能与配合比的相关性分析第47-62页
   ·混凝土强度与配合比的关系第47-52页
     ·水胶比与强度的关系第47-48页
     ·砂率与强度的关系第48-49页
     ·集灰比与强度的关系第49-50页
     ·胶凝材料与强度的关系第50-52页
       ·单位水泥用量与强度关系第50-51页
       ·粉煤灰掺量与混凝土强度的关系第51-52页
       ·矿渣掺量与混凝土强度的关系第52页
   ·混凝土耐久性与配合比的关系第52-55页
     ·试验配合比设计第52-54页
     ·混凝土配合比与收缩的关系第54-55页
       ·水胶比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第54页
       ·砂率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第54-55页
       ·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收缩的影响第55页
   ·混凝土工作性与配合比的关系第55-60页
     ·单位用水量对混凝土塌落度的影响第56-57页
     ·砂率对混凝土塌落度的影响第57-58页
     ·水灰比对混凝土塌落度的影响第58页
     ·集料对混凝土塌落度的影响第58-59页
     ·水泥对混凝土塌落度的影响第59页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新拌性能的影响第59-60页
   ·混凝土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的关系第60-61页
   ·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性能预测第62-68页
   ·BP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第62-64页
     ·BP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第62-63页
     ·网络结构的确定第63页
     ·网络传递函数的选择第63页
     ·网络权值的初始化第63-64页
   ·采用 BP 模型对混凝土性能预测第64-67页
   ·小结第67-68页
第6章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第68-77页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68-69页
   ·混凝土配合比参数选择原则第69-70页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第70-75页
     ·目标函数第70页
     ·约束条件第70-72页
     ·基于 matlab 遗传工具箱算法的求解第72-73页
     ·优化实例第73-75页
   ·小结第75-77页
第7章 混凝土强度等级取值及优化的试点工程第77-87页
   ·混凝土工程的开裂现状第77页
   ·混凝土强度等级取值在工程中的设计思路第77-78页
   ·工程案例第78-86页
     ·工程案例 1—奥帆中心第78-81页
       ·工程概况第78-79页
       ·承载力计算第79-81页
       ·配合比优化第81页
     ·工程案例 2—青岛某法院审判楼第81-85页
       ·工程概况第81-82页
       ·承载力计算第82-83页
       ·配合比优化第83页
       ·经济效益第83-85页
     ·工程案例 3—其它工程第85-86页
   ·小结第86-87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结论第87-88页
   ·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附录Ⅰ 搅拌站及文献数据汇总第93-96页
附录Ⅱ 基于 MATLAB 遗传算法程序第96-10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第104-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化学外加剂及矿物掺合料对水泥基材料干缩性能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混凝土损伤相变协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