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垄断行为和刑事责任基本理论 | 第12-22页 |
第一节 垄断行为的基本理论 | 第12-17页 |
一、垄断行为的概念 | 第12-14页 |
二、垄断行为的类别 | 第14-15页 |
三、垄断行为的表现形态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刑事责任的基本理论 | 第17-20页 |
一、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 第17-18页 |
二、行为应负刑事责任的标准 | 第18-20页 |
第三节 刑事责任对垄断行为的威慑效应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我国垄断行为法律规制现状及刑事制裁的必要、可行性 | 第22-35页 |
第一节 我国垄断行为法律规制现状 | 第22-27页 |
一、我国垄断行为法律规制现状的考察 | 第22-26页 |
二、我国垄断行为法律规制的特点及实施效果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垄断行为刑事制裁的必要性 | 第27-33页 |
一、垄断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第27-30页 |
二、垄断行为严重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法益 | 第30-31页 |
三、垄断行为具有刑罚不可避免性 | 第31-33页 |
第三节 垄断行为刑事制裁的可行性 | 第33-35页 |
一、其他严重破坏经济秩序的行为已被我国刑法所规制 | 第33页 |
二、垄断行为的刑法规制已成为国际趋势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域外垄断行为刑事责任的立法考察 | 第35-47页 |
第一节 美国对垄断行为的刑事立法 | 第35-40页 |
一、美国对垄断行为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 | 第35-39页 |
二、美国对垄断行为刑事立法的特点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日本对垄断行为的刑事立法 | 第40-43页 |
一、日本对垄断行为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 | 第40-42页 |
二、日本对垄断行为刑事立法的特点 | 第42-43页 |
第三节 我国台湾地区对垄断行为的刑事立法 | 第43-44页 |
一、我国台湾地区对垄断行为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 | 第43页 |
二、我国台湾地区对垄断行为刑事立法的特点 | 第43-44页 |
第四节 域外垄断行为刑事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第44-47页 |
一、进行刑罚制裁时应秉承刑法的慎刑原则 | 第44-45页 |
二、刑罚种类以罚金和短期自由刑为主,且采用双罚制 | 第45页 |
三、垄断行为刑法规制宽严相济——宽免政策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我国垄断行为刑事责任的立法构建 | 第47-64页 |
第一节 垄断行为入刑的立法模式 | 第47-50页 |
一、几种不同的立法模式介绍 | 第47-49页 |
(一) 刑法典模式 | 第47-48页 |
(二) 单行刑法模式 | 第48页 |
(三) 附属刑法模式 | 第48-49页 |
二、我国垄断行为刑事责任立法模式选择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垄断行为入罪及刑罚 | 第50-59页 |
一、垄断协议罪及其刑罚 | 第51-54页 |
(一) 垄断协议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 第51-53页 |
(二) 垄断协议罪的刑罚 | 第53-54页 |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罪及其刑罚 | 第54-56页 |
(一)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 第54-55页 |
(二)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罪的刑罚 | 第55-56页 |
三、行政垄断罪及刑罚 | 第56-59页 |
(一) 行政垄断罪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 第56-58页 |
(二) 行政垄断罪的刑罚 | 第58-59页 |
第三节 垄断犯罪与宽免制度的协调 | 第59-64页 |
一、宽免制度打击垄断犯罪的价值 | 第60-61页 |
二、我国宽免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