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页 |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第8-9页 |
·研究目标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9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第9-10页 |
·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10-12页 |
·创新点 | 第10-11页 |
·难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的五种视角以及本文的研究视角 | 第12-16页 |
·相关理论 | 第12-13页 |
·剩余控制权 | 第12页 |
·股权控制 | 第12页 |
·控制权转移 | 第12-13页 |
·国内外控制权理论研究的五种视角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以及本文的研究视角 | 第15-16页 |
第三章:中国 A、H 股市场背景和现状 | 第16-24页 |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性质 | 第16-17页 |
·中国 A 股市场与 H(香港)股市场背景和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中国 A 股市场背景和现状 | 第17页 |
·H(香港)股市场特点和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中国 A-H 股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中国 A-H 股上市公司之间股权控制形式 | 第20-21页 |
·中国 A-H 股权控制模式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 第21-24页 |
第四章 中国 A-H 股控制权模式分类研究 | 第24-38页 |
·股权控制模式的分类依据 | 第24页 |
·父子式股权控制模式 | 第24-28页 |
·父子式股权控制模式定义和样本归类 | 第24-26页 |
·模式特征分析 | 第26-27页 |
·典型案例简述 | 第27-28页 |
·“兄弟式” 股权控制模式 | 第28-34页 |
·定义和样本归类 | 第28-31页 |
·模式特征分析 | 第31-33页 |
·典型案例简述 | 第33-34页 |
·“堂兄式”控制权模式 | 第34-36页 |
·定义和样本归类 | 第34-35页 |
·特征分析 | 第35-36页 |
·:典型案例简述 | 第36页 |
·其他式股权控制模式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基于 DEA 方法对控制权模式的绩效研究 | 第38-56页 |
·研究方法介绍 | 第38-39页 |
·本文研究方法的选取 | 第38页 |
·DEA 方法介绍 | 第38-39页 |
·DEA 应用 | 第39页 |
·DEA 模型的构建 | 第39-41页 |
·研究样本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 第41-45页 |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41-42页 |
·决策单元的确定 | 第42-44页 |
·输入输出指标的选择 | 第44-45页 |
·指标的选择 | 第44页 |
·指标选择的依据 | 第44-45页 |
·本文 DEA 的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 | 第45-49页 |
·数据结果分析 | 第49-56页 |
·单因素分析 | 第49-52页 |
·父子式股权控制模式绩效分析 | 第50页 |
·兄弟式股权控制模式绩效分析 | 第50-51页 |
·堂兄式股权控制模式绩效分析 | 第51-52页 |
·比较分析 | 第52-56页 |
·纯 A 股和纯 H 股股权绩效比较分析 | 第52-53页 |
·不同股权控制模式在同一年份中的绩效比较 | 第53-54页 |
·不同股权控制模式在不同年份中股权绩效比较 | 第54-56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6-6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对中国 A-H 股上市公司股权模式的建议 | 第57页 |
6、3 研究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 第57-60页 |
·研究局限性 | 第57-58页 |
·研究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6-68页 |
附录B:文中所有图表的标识 | 第68-70页 |
附录C:DUM 决策单元输入输出的原始数据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