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混凝土无损检测的意义与现状 | 第8-10页 |
| ·混凝土缺陷的形成及其无损检测的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虚拟仪器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 第10-11页 |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所完成的工作 | 第11-13页 |
| 2 虚拟仪器及其软件开发平台 LabVIEW | 第13-19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虚拟仪器介绍 | 第13-15页 |
| ·虚拟仪器的概念 | 第13页 |
| ·虚拟仪器的组成、种类和特点 | 第13-15页 |
| ·虚拟仪器软件的组成 | 第15-16页 |
| ·虚拟仪器的编程软件 | 第16页 |
| ·LabVIEW 开发平台 | 第16-17页 |
| ·G 语言编程 | 第17页 |
| ·LabVIEW 的特点 | 第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 3 混凝土无损检测原理及信号分析基本理论 | 第19-30页 |
| ·引言 | 第19页 |
|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简介 | 第19-21页 |
| ·混凝土强度的无损检测 | 第19-20页 |
| ·混凝土厚度的无损检测 | 第20页 |
| ·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 | 第20-21页 |
| ·冲击回波法原理 | 第21-26页 |
| ·应力波的激发 | 第21-22页 |
| ·应力波的传播 | 第22页 |
| ·分界面上应力波的发射和折射 | 第22页 |
| ·结构厚度和内部缺陷深度的检测技术原理 | 第22-24页 |
| ·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深度检测技术原理 | 第24-25页 |
| ·混凝土结构中纵波速度的确定 | 第25-26页 |
| ·数据的采集 | 第26-27页 |
| ·信号的采样、混叠及采样定理 | 第26页 |
| ·模拟信号的量化 | 第26页 |
| ·采样方式 | 第26-27页 |
| ·回波信号分析 | 第27-29页 |
| ·滤波 | 第27页 |
| ·傅里叶变换 | 第27-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4 系统设计方案 | 第30-38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测试系统方案 | 第30-31页 |
| ·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 | 第31-35页 |
| ·传感器和采集器的选择 | 第31-34页 |
| ·硬件平台的搭建 | 第34-35页 |
| ·系统软件的整体结构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 5 虚拟混凝土无损检测系统软件的实现 | 第38-49页 |
| ·引言 | 第38页 |
| ·基于 LabVIEW 的虚拟混凝土无损检测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38-44页 |
| ·数据采集模块 | 第39-40页 |
| ·滤波及频域分析模块 | 第40-42页 |
| ·文件管理模块 | 第42-44页 |
| ·实验分析 | 第44-48页 |
| ·混凝土无损检测系统操作流程 | 第44-45页 |
| ·混凝土结构厚度测试 | 第45-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 ·工作总结 | 第49页 |
| ·展望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附录 | 第55页 |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5页 |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