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电化学微电流检测系统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概述 | 第10页 |
| ·微电流测量技术 | 第10-12页 |
| ·循环伏安法 | 第12页 |
|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发展前景 | 第12-13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13-14页 |
| 第2章 SECM 工作原理 | 第14-19页 |
| ·SECM 工作原理 | 第14-16页 |
| ·电流反馈模式 | 第14-15页 |
| ·产生/收集模式 | 第15页 |
| ·穿透模式 | 第15页 |
| ·离子转移反馈模式 | 第15页 |
| ·平衡扰动模式 | 第15页 |
| ·电位测定模式 | 第15-16页 |
| ·SECM 基本组成部分 | 第16-17页 |
| ·三电极电化学传感器 | 第17-18页 |
| ·本章总结 | 第18-19页 |
| 第3章 硬件电路设计 | 第19-33页 |
| ·ARM 测控平台的搭建 | 第19-20页 |
| ·嵌入式 OK6410 开发平台 | 第19-20页 |
| ·系统基本结构 | 第20页 |
| ·光源选择 | 第20页 |
| ·微电流检测电路 | 第20-25页 |
| ·恒电位仪基本原理 | 第20-21页 |
| ·恒电位仪设计要求 | 第21-23页 |
| ·微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 第23-24页 |
| ·电解池等效电路 | 第24-25页 |
| ·信号采集电路 | 第25-27页 |
| ·MAX195 结构及特性 | 第25-26页 |
|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第26-27页 |
| ·程控电压源设计 | 第27-29页 |
| ·MAX532 结构及特性 | 第27页 |
| ·高精度程控电压源设计 | 第27-29页 |
|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 第29-30页 |
| ·实验结果 | 第30-32页 |
| ·本章总结 | 第32-33页 |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3-48页 |
| ·驱动程序开发 | 第33-40页 |
| ·WinCE6.0 操作系统 | 第33页 |
| ·VS2005 开发环境 | 第33页 |
| ·流驱动原理 | 第33-35页 |
| ·GPIO 口驱动程序开发 | 第35-37页 |
| ·地址映射 | 第35页 |
| ·GPIO 驱动实现 | 第35-37页 |
| ·串口驱动程序开发 | 第37-39页 |
| ·初始化与端口配置 | 第37页 |
| ·数据的发送与实现 | 第37-38页 |
| ·数据的接收与实现 | 第38-39页 |
| ·WinCE6.0 内核的编译和移植 | 第39-40页 |
| ·应用程序开发 | 第40-42页 |
| ·信号采集模块 | 第40-41页 |
| ·程控电压源模块 | 第41-42页 |
| ·自动增益控制模块 | 第42页 |
| ·PC 机终端控制软件设计 | 第42-47页 |
| ·软件界面 | 第42-43页 |
| ·聚光光源调节 | 第43-44页 |
| ·光栅光谱仪操作 | 第44页 |
| ·电化学技术选择 | 第44-45页 |
| ·数据处理 | 第45-47页 |
| ·本章总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附录A 硬件实物图 | 第53-5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