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社区选举中的街道办干预--以D社区选举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16页
     ·有关城市社区选举的研究第11-13页
     ·有关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第13-15页
     ·文献评价及本文的研究问题第15-16页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第16-18页
     ·研究对象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8页
   ·D 社区选举概况第18-21页
第2章 街道办干预的动因第21-27页
   ·街道办的性质及历史背景第21页
   ·街道办人员的等级结构第21-23页
   ·街道办干预的动机第23-26页
     ·街道办干预的客观必要性第23页
     ·街道办干预的主观动机——利益驱动第23-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候选人参选动机分析第27-37页
   ·参选社区主任的利益动机第27-35页
   ·参选社区副主任的动机第35-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街道办干预的过程第37-51页
   ·选举准备阶段的干预第37-45页
     ·干预的序幕——选委会的成立第37-38页
     ·差额候选人名单的确立第38-40页
     ·上下级之间的互动——科层制权力的行使第40-44页
     ·熟人之间的互动——朋友关系与人情逻辑第44-45页
   ·投票阶段的干预第45-50页
     ·投票现场——对秩序的要求与控制第45-47页
     ·居民“热情”参选——实现高投票率第47-49页
     ·统计选票——追求程序合法化第49-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街道办干预的后果第51-58页
   ·社区居民对干预后果的看法第51-53页
     ·普通居民对干预后果的看法第51-52页
     ·熟悉细节居民对干预后果的看法第52-53页
     ·社区当选人员对干预后果的看法第53页
   ·脱离居民生活的干预第53-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6章 结论与讨论第58-61页
   ·结论第58-59页
   ·讨论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 1第66-67页
附录 2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的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网络专利保护范围法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