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导言 | 第11-12页 |
一、 互联网垄断概述 | 第12-18页 |
(一) 互联网垄断的含义 | 第12页 |
(二) 互联网垄断的特点 | 第12-13页 |
(三) 互联网垄断的相关理论 | 第13-16页 |
1.互联网垄断理论的早期发展 | 第13-15页 |
2.互联网垄断理论近年来的新发展 | 第15-16页 |
(四) 互联网垄断的现状 | 第16-18页 |
1.互联网行业由垄断竞争的阶段步入寡头垄断阶段 | 第16页 |
2.寡头垄断趋势日益严重 | 第16-17页 |
3.垄断趋势令人担忧 | 第17页 |
4.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互联网垄断的趋势 | 第17-18页 |
二、 由“3Q 之战”看互联网垄断的相关问题 | 第18-24页 |
(一) “3Q 之战”的简单回顾 | 第18-20页 |
(二) 互联网垄断的成因剖析 | 第20-22页 |
1.互联网垄断问题长期不受重视 | 第20-21页 |
2.反垄断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21-22页 |
3.反垄断的相关监管机制不完善 | 第22页 |
(三) 以“3Q 之战”为例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 第22-24页 |
三、 目前我国互联网垄断的相关立法现状 | 第24-28页 |
(一) 我国现有法律对互联网竞争的规制不足 | 第24-25页 |
(二) 我国《反垄断法》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作用仍不够 | 第25-27页 |
(三) 《反垄断法》的可操作性亟待增强 | 第27-28页 |
四、 互联网垄断相关立法的完善建议 | 第28-31页 |
(一) 明确法律相关制约,制定保护软件的专门法律 | 第28-29页 |
(二) 指定行政机关部门有效认定,强化反垄断法的可操作性 | 第29-30页 |
(三) 清晰界定软件产品管理的职能部门与职责划分,明确行业协会权力 | 第30页 |
(四) 强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损害赔偿的责任,保障用户利益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