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7页 |
1 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我国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第11-12页 |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 第12-13页 |
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农民思想政治的教育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学者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第14-16页 |
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第16页 |
·主要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 第17-26页 |
1 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前进 | 第17-19页 |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方向保证 | 第18页 |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第18-19页 |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19页 |
2 维护农村政治稳定,促进农村政治进步 | 第19-21页 |
·有利于坚定农民理想信念,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 第19-20页 |
·有利于提高农民政治觉悟,增强农民政治责任感 | 第20-21页 |
·有利于引导农民政治行为,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 | 第21页 |
3 塑造文明乡风,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 | 第21-23页 |
·有助于做好文化选择,统一农民思想认识 | 第21-22页 |
·有助于促进文化传播,塑造健康文明新风尚 | 第22页 |
·有助于加强文化渗透,抵御腐朽思想文化 | 第22-23页 |
4 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生态文明" | 第23页 |
·帮助农民重视人居环境建设,实现"村容整洁" | 第23页 |
·帮助农民形成生态价值观,实现"生态文明" | 第23页 |
5 培育"新型农民",有利于农民全面发展 | 第23-26页 |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 第24页 |
·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 | 第24页 |
·有益于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6-37页 |
1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 第26-31页 |
·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向现代伦理道德观念的转型 | 第27页 |
·封建迷信、拜金主义和黄赌毒等问题突出 | 第27-28页 |
·社会转型对农民思想意识的冲击较大 | 第28-29页 |
·道德状况的复杂性、多元化 | 第29-30页 |
·不适应先进的道德观念、落后消极的东西依然存在 | 第30-31页 |
·抵御腐朽文化侵袭能力较弱、不良思想倾向明显 | 第31页 |
2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现状的原因 | 第31-37页 |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32-33页 |
·社会转型对农民思想意识的冲击较大 | 第33-34页 |
·少数领导干部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到位 | 第34页 |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缺乏新意和活力 | 第34-35页 |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简单过时 | 第35-36页 |
·思想政治教队伍的素质良莠不齐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第37-43页 |
1 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 第37页 |
2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突出 | 第37-39页 |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第37-38页 |
·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文化知识 | 第38页 |
·强化道德与法制观念 | 第38-39页 |
3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得当 | 第39-40页 |
·加强阵地建设强化教育 | 第39页 |
·加强文娱活动活化教育 | 第39-40页 |
·典型示范,深化教育 | 第40页 |
4 健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制度 | 第40-43页 |
·建立农业协会普及思想政治教育 | 第40-41页 |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 第41页 |
·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机制要完善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