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元分析法的农村土地健康评价--以湖北省枣阳市为例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16-18页 |
| 2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 ·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 ·土地利用的概念 | 第18-19页 |
| ·健康与土地健康的概念 | 第19页 |
| ·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 ·生态哲学理论 | 第19-20页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 ·稀缺性理论 | 第21页 |
| ·人地关系理论 | 第21-23页 |
| 3 农村土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3-32页 |
|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28页 |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3-24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4-25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解释 | 第25-28页 |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8-32页 |
| 4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农村土地健康评价模型构建 | 第32-35页 |
| ·土地健康水平物元 | 第32页 |
| ·土地健康评价物元模型 | 第32-34页 |
| ·确定经典域、节域及待判物元矩阵 | 第32-33页 |
| ·确定关联函数及关联度 | 第33-34页 |
| ·计算综合关联度并确定等级 | 第34页 |
| ·物元分析法的评价思路 | 第34-35页 |
| 5 农村土地健康评价实证分析 | 第35-54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35-38页 |
| ·自然地理条件与社会经济状况 | 第35-36页 |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36-37页 |
| ·土地利用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 ·枣阳市农村土地健康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8-42页 |
| ·数据来源 | 第38-39页 |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9-42页 |
| ·枣阳市农村土地健康评价物元模型的建立 | 第42-47页 |
| ·经典域、节域及待判物元的确定 | 第42-46页 |
| ·模型计算 | 第46-47页 |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7-52页 |
| ·分项指标分析 | 第47-50页 |
| ·总体分析 | 第50-52页 |
| ·提高枣阳市土地健康水平的措施和途径 | 第52-54页 |
| ·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第52页 |
| ·编制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并严格组织实施 | 第52-53页 |
| ·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 第53页 |
| ·积极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第53-54页 |
| 6 结论与讨论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4页 |
| ·讨论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