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及其在检测几种活性物质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 化学发光第10-15页
   ·化学发光的原理第10-11页
   ·化学发光特点第11页
   ·常用的化学发光试剂第11-15页
     ·鲁米诺类发光体系第11-12页
     ·光泽精和吖啶酯类试剂第12-13页
     ·过氧草酸酯类第13页
     ·洛粉碱第13-14页
     ·二氧杂环丁烷类第14页
     ·钌(Ⅱ)的联吡啶(bipy)及邻菲咯啉(phen)配合物第14-15页
     ·其它化学发光试剂第15页
 2 化学发光与其他技术的联用第15-20页
   ·化学发光与流动注射联用的研究第15-17页
     ·流动注射分析的原理及特点第15-16页
     ·流动注射分析的特点第16页
     ·流动注射与化学发光联用(FI-CL)第16-17页
   ·化学发光与毛细管电泳联用的研究第17-20页
     ·毛细管电泳的发展第17页
     ·毛细管电泳原理第17-19页
     ·毛细管电泳的特点第19页
     ·流动注射与化学发光联用(FI-CL)第19-20页
 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全氟化合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分离分析第21-35页
 第一节 光谱法研究全氟癸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第21-28页
   ·引言第21页
   ·实验部分第21-22页
     ·仪器与试剂第21-22页
     ·光谱测定第22页
   ·结果与讨论第22-27页
     ·紫外吸收光谱第22-23页
     ·荧光猝灭第23-25页
     ·热力学性质第25-26页
     ·结合位点与表观结合常数第26页
     ·BSA 结构的变化第26-27页
     ·PFDA 的圆二色谱第27页
   ·小结第27-28页
 第二节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全氟庚酸和全氟癸酸第28-35页
   ·引言第28页
   ·实验部分第28-29页
     ·仪器与试剂第28-29页
     ·溶液的配制第29页
     ·样品处理第29页
     ·实验方法第29页
   ·结果与讨论第29-34页
     ·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第29-30页
     ·化学发光反应的条件优化第30-33页
       ·鲁米诺浓度优化第31页
       ·H_20_2浓度优化第31-32页
       ·缓冲介质优化第32页
       ·流速优化第32-33页
     ·方法的线性范围、检测限及精密度第33页
     ·基体干扰第33页
     ·样品分析第33-34页
   ·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快速测定维生素 B_1和 B_6第35-42页
 1 引言第35页
 2 实验部分第35-37页
   ·仪器与设备第35-36页
   ·试剂第36-37页
   ·实验方法第3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7-40页
   ·化学发光条件的优化第37-39页
     ·鲁米诺浓度的选择第37页
     ·铁氰化钾浓度的选择第37-38页
     ·柱后试剂铁氰化钾酸度的选择第38-39页
   ·电泳分离条件的优化第39-40页
     ·电泳缓冲溶液的选择第39页
     ·缓冲溶液pH 值的选择第39页
     ·分离电压和进样时间的选择第39页
     ·方法线性范围、检测限和重现性第39-40页
 4 样品分析第40-41页
 5 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快速检测芦丁第42-48页
 1 引言第42页
 2 实验部分第42-43页
   ·仪器与试剂第42-43页
   ·溶液的配制第4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3-47页
   ·芦丁的化学发光增强作用第43-44页
   ·化学发光条件的优化第44-45页
   ·分离条件的优化第45-46页
   ·方法线性范围、检测限和重现性第46页
   ·蜂胶中芦丁的分离与检测第46-47页
 4 小结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待发表)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研究
下一篇:新型功能化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分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