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β-环糊精衍生物的合成及手性固定相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引言第11-12页
   ·手性分离方法第12-13页
   ·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第13-15页
     ·化学拆分法第13页
     ·结晶法第13页
     ·酶拆分第13-14页
     ·手性膜拆分第14页
     ·色谱法第14-15页
   ·HPLC 用手性固定相第15-18页
     ·多糖类 CSPs 的发展历程第16-17页
     ·手性固定相类型第17-18页
   ·环糊精衍生物手性固定相综述第18-20页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1-31页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21-23页
     ·实验材料第21-22页
     ·实验仪器第22-23页
     ·试剂的精制第23页
   ·实验方法第23-25页
     ·β-环糊精衍生物合成第23-24页
     ·涂覆型高效液相色谱柱的制备第24页
     ·键和型高效液相色谱柱的制备第24-25页
   ·表征及测试方法第25-28页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25-26页
     ·核磁共振谱分析(NMR)第26-27页
     ·热失重分析(TGA)第27页
     ·扫描电镜(SEM)第27页
     ·高效液相色谱仪第27-28页
   ·手性柱的制备及其拆分性能的测定第28-29页
     ·制备手性柱过程第28页
     ·手性对映体的结构第28-29页
     ·液相色谱条件第29页
     ·手性拆分性能的评价第29页
   ·手性识别机理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β-环糊精衍生物的制备及其表征第31-47页
   ·β-环糊精-[2,3,6-(甲基丙烯酸乙酯)]氨基甲酸酯(A-1)合成与表征第31-35页
     ·A-1 的合成路线:第31页
     ·A-1 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1-33页
     ·A-1 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33-34页
     ·A-1 的核磁共振碳谱分析第34-35页
   ·β-环糊精-[2,3,6-(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A-2)合成与表征第35-37页
     ·A-2 的合成路线第35页
     ·A-2 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5-36页
     ·A-2 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36页
     ·A-2 的核磁共振碳谱分析第36-37页
   ·β-环糊精-[2,3,6-(4-氯苯基)]氨基甲酸酯(A-3)的合成与表征第37-39页
     ·A-3 的合成路线第37页
     ·A-3 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7-38页
     ·A-3 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38页
     ·A-3 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38-39页
   ·β-环糊精-[2,3,6-(苯基)]氨基甲酸酯(A-4)的合成与表征第39-41页
     ·A-4 的合成路线第39-40页
     ·A-4 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0页
     ·A-4 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40-41页
   ·β-环糊精-[2,3,6-(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A-5)的合成与表征第41-43页
     ·A-5 的合成路线第41页
     ·A-5 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1-42页
     ·A-5 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42页
     ·A-5 的核磁共振碳谱分析第42-43页
   ·β-环糊精-[2,3,6-(4-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A-6)的合成与表征第43-45页
     ·A-6 的合成路线第43页
     ·A-6 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3-44页
     ·A-6 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第44页
     ·A-6 的核磁共振碳谱分析第44-45页
   ·环糊精丙烯酸酯(A-7)的合成与表征第45-46页
     ·A-7 的合成路线第45页
     ·A-7 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5-46页
     ·A-7 的核磁共振光谱分析第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β-环糊精衍生物CSP的性能研究第47-61页
   ·涂覆型 HPLC 手性固定相的制备第47页
   ·键合型 HPLC 手性固定相的制备第47-48页
     ·键合型多糖类 CSPs 简介第47-48页
     ·键合型 HPLC 手性固定相的制备方法第48页
   ·手性固定相的热失重分析第48-50页
     ·涂覆型手性固定相的热失重分析第48-49页
     ·键合型手性固定相的热失重分析第49-50页
   ·SEM 形貌表征第50-54页
   ·β-环糊精类手性固定相的手性识别能力评价第54-59页
     ·CSPs 的手性识别能力评价第54-57页
     ·不同流动相组成条件下的 CSPs 手性识别能力第57-58页
     ·柱温和流速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Ti/MnO2电极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HPLC用MWNTs/淀粉衍生物类CSPs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