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水文学)论文--地下水资源管理论文

黑龙江省泰来县城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内容提要第1-11页
前言第11-16页
   ·论文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研究第11-13页
     ·水质评价理论研究第13-14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第14页
   ·研究区工作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4-16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一章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第16-20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16-19页
     ·工作区位置与范围第16-17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17-19页
       ·气候第17-19页
       ·水文第19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19-20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第20-33页
   ·区域地质概况第20-22页
     ·地形地貌第20-21页
     ·地层第21-22页
   ·地质结构模型的建立第22-25页
     ·地质结构模型建立的方法第22-23页
     ·地质结构模型的建立第23-25页
       ·地层的概化第23页
       ·建立地质结构模型第23-24页
       ·地质结构模型的应用第24-25页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第25-33页
     ·地下水形成及赋存条件第25-26页
       ·第四系孔隙含水层第26页
       ·第三系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第26页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第26-27页
       ·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第26-27页
       ·地下水径流条件第27页
     ·地下水位动态第27-28页
     ·地下水化学特征第28-33页
第三章 地下水资源评价第33-54页
   ·地下水资源评价原则与方法第33-34页
     ·地下水资源评价原则第33-34页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第34页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第34-36页
     ·潜水蒸发极限埋深和蒸发系数第34-35页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第35页
     ·给水度、渗透系数和弹性释水系数第35-36页
   ·地下水资源量的计算第36-43页
     ·地下水补给量计算第36-39页
       ·大气降水补给量第36-37页
       ·侧向径流补给量第37-39页
       ·地下水总补给量第39页
     ·地下水排泄量计算第39-41页
       ·侧向径流排泄量第39-40页
       ·人工开采量第40页
       ·地下水总排泄量第40-41页
     ·地下水储存量计算第41-42页
     ·地下水均衡计算第42-43页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计算第43-45页
     ·水均衡法第43-44页
     ·平均布井法第44-45页
   ·地下水可开采潜力分析第45-47页
   ·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及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第47-54页
     ·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第48-49页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第49-54页
       ·单项组分评价第49-50页
       ·均值评价法第50页
       ·内梅罗指数法第50-51页
       ·模糊综合评判法第51-53页
       ·结论及分析第53-54页
第四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第54-58页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54页
   ·地下水资源量现状第54-55页
   ·社会发展及需水量预测第55-57页
     ·社会经济指标及用水定额第55页
     ·需水量预测第55-57页
   ·供需平衡分析第57-58页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第58-60页
   ·结论第58-59页
   ·建议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第66-67页
摘要第67-68页
ABSTRACT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RM的无线视频流媒体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