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阳极氧化铝自组织机理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9页 |
·PAA的应用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PAA的经典生长模型 | 第11-15页 |
·酸性场致助溶理论 | 第11-13页 |
·体积膨胀模型 | 第13页 |
·电子击穿模型 | 第13-15页 |
·PAA自组织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酸性场致助溶理论下的自组织 | 第15-17页 |
·体积膨胀模型下的自组织 | 第17-19页 |
·高低电场模型下的自组织 | 第19-20页 |
·其他理论 | 第20-21页 |
·现有自组织理论的局限性和氧气气泡生长模型 | 第21-27页 |
·现有自组织理论的局限性 | 第21-26页 |
·氧气气泡生长模型 | 第26-27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2 铝阳极氧化的实验装置和基本表征手段 | 第29-31页 |
·实验设备 | 第29页 |
·实验原料 | 第29页 |
·实验步骤 | 第29-30页 |
·阳极氧化工艺 | 第30-31页 |
3 铝的预处理工艺对PAA自组织的影响 | 第31-41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不同预处理后铝的表面形貌 | 第32-35页 |
·带天然氧化膜铝的表面形貌 | 第32-33页 |
·化学抛光铝的表面形貌 | 第33-34页 |
·电化学抛光铝的表面形貌 | 第34-35页 |
·铝预处理工艺对PAA自组织的影响 | 第35-40页 |
·带天然氧化膜的铝阳极氧化后的表面形貌 | 第35-36页 |
·化学抛光的铝阳极氧化后的表面形貌 | 第36-37页 |
·电化学抛光的铝阳极氧化后的表面形貌 | 第37-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氧化时间对PAA自组织的影响 | 第41-49页 |
·氧化时间对自组织影响的传统观点 | 第41-42页 |
·氧化时间对PAA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42-44页 |
·氧化时间对PAA自组织过程的影响 | 第44-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电解液温度对PAA自组织的影响 | 第49-54页 |
·电解液温度对自组织影响的传统观点 | 第49页 |
·电解液温度对PAA孔径的影响 | 第49-51页 |
·电解液温度对PAA有序度的影响 | 第51页 |
·电解液温度对阳极氧化曲线的影响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6 氧化电压和电流密度对PAA自组织的影响 | 第54-62页 |
·氧化电压对自组织的影响 | 第54-58页 |
·氧化电压对自组织影响的传统观点 | 第54-55页 |
·氧化电压对PAA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55-57页 |
·氧化电压对阳极氧化过程中电流的影响 | 第57-58页 |
·电流密度对PAA自组织的影响 | 第58-61页 |
·电流密度自组织影响的传统观点 | 第58页 |
·电流密度对阳极氧化过程中电压的影响 | 第58-59页 |
·电流密度对PAA自组织的影响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7 电解液对PAA自组织的影响 | 第62-69页 |
·电解液种类对自组织的影响 | 第62-65页 |
·电解液浓度对自组织的影响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8 梅花瓣微细结构的形成与PAA自组织的本质 | 第69-79页 |
·PAA表面的梅花瓣微细结构 | 第69-70页 |
·PAA自组织过程的本质 | 第70-73页 |
·微小液体流对梅花瓣微细结构的影响 | 第73-76页 |
·微小液体流对PAA形貌的解释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9 全文结论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附录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