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绪言 | 第6-10页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6-7页 |
第二节 吕克·贝松创作简历及创作年表 | 第7-9页 |
第三节 吕克·贝松电影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第一章 早期诗意的法兰西风情 | 第10-16页 |
第一节、 自传式和边缘化的题材选择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无限却封闭的空间营造 | 第12-13页 |
第三节、 单一色彩的使用 | 第13-14页 |
第四节、 失去语言的交流 | 第14-15页 |
第五节、电影戏剧情节的弱化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后期日趋商业的好莱坞浸染 | 第16-22页 |
第一节、类型化的题材选择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暴力奇观”的纷繁展示 | 第17-19页 |
第三节、经典叙事结构 | 第19-20页 |
第四节、天马行空的“时空”想象 | 第20-22页 |
第三章 人性的回归和情感的伟大力量 | 第22-29页 |
第一节、“爱”的力量 | 第22-28页 |
(一) 情感作为电影叙事的推动力 | 第22-24页 |
(二) 情感弥合电影假定性与逻辑性 | 第24-25页 |
(三) 吕克·贝松电影中的情感类型分析 | 第25-28页 |
第二节、人性的回归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