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概述 | 第8-13页 |
第一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概念 | 第8页 |
第二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背景与价值 | 第8-10页 |
一、立法背景 | 第9页 |
二、立法价值 | 第9-10页 |
第三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罪名刍议 | 第10-13页 |
一、确定罪名的原则 | 第11页 |
二、“非国家工作人员斡旋受贿罪”罪名表述分析 | 第11-12页 |
三、“影响力交易罪”罪名表述分析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构成解析 | 第13-23页 |
第一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 | 第13-15页 |
一、“近亲属”范围的界定 | 第13-14页 |
二、“关系密切的人”范围的界定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观方面 | 第15-17页 |
一、主观方面直接故意之辨析 | 第15-16页 |
二、主观方面基本内容之解析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观方面 | 第17-20页 |
一、利用影响力 | 第17-18页 |
二、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 第18-19页 |
三、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 | 第19-20页 |
第四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客体 | 第20-23页 |
一、我国受贿罪客体两种主要观点之介评 | 第20-21页 |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客体之界定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完善 | 第23-27页 |
第一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不足 | 第23-24页 |
一、犯罪主体规定不科学 | 第23-24页 |
二、犯罪对象范围过窄 | 第24页 |
三、量刑标准不明确 | 第24页 |
第二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完善 | 第24-27页 |
一、犯罪主体的完善 | 第25页 |
二、犯罪对象的完善 | 第25-26页 |
三、量刑标准的完善 | 第26-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