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2 政府采购中的串通投标概述 | 第14-21页 |
·政府采购中当事人及采购方式 | 第14-16页 |
·政府采购当事人 | 第14-15页 |
·政府采购方式 | 第15-16页 |
·政府采购中的串通投标行为 | 第16-21页 |
·串通投标的含义与性质 | 第16-18页 |
·政府采购中串通投标的概念及类型 | 第18-21页 |
3 政府采购供应商之间串通投标的表现形式及主要危害 | 第21-27页 |
·政府采购供应商之间串通投标的表现形式 | 第21-24页 |
·轮标 | 第21页 |
·围标 | 第21-22页 |
·分标 | 第22-23页 |
·陪标 | 第23页 |
·抑制投标 | 第23-24页 |
·供应商之间串通投标的主要危害 | 第24-27页 |
·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 | 第25页 |
·损害了采购人的利益 | 第25-26页 |
·损害了其他潜在供应商的利益 | 第26页 |
·损害了广大纳税人的利益 | 第26-27页 |
4. 我国规制供应商之间串通投标行为的立法及其存在问题 | 第27-37页 |
·我国现行规制供应商之间串通投标行为的主要规定 | 第27-33页 |
·《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投标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规定 | 第27-30页 |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规定 | 第30-32页 |
·《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 第32-33页 |
·存在问题分析 | 第33-37页 |
·概念界定及宽免政策不够详尽 | 第33-34页 |
·相关规定存在冲突 | 第34页 |
·违法处罚缺乏力度 | 第34-35页 |
·监管权责划分混乱 | 第35-37页 |
5 有效规制政府采购供应商之间串通投标行为的经验和建议 | 第37-44页 |
·有效规制政府采购供应商之间串通投标行为的国际经验 | 第37-40页 |
·美国的相关经验 | 第37-38页 |
·日本的相关经验 | 第38-40页 |
·有效规制政府采购供应商之间串通投标行为的建议 | 第40-44页 |
·完善认定及宽免标准 | 第40-41页 |
·解决相关规定之间的冲突 | 第41-42页 |
·加大惩罚力度 | 第42页 |
·明确监管机构 | 第42-44页 |
6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