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7页 |
·吡嗪羧酸金属配合物研究意义 | 第9-17页 |
·氮杂环羧酸多功能配体 | 第9-10页 |
·吡嗪羧酸配体 | 第10-11页 |
·吡嗪羧酸配合物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多金属氧酸钌配合物研究意义 | 第17-25页 |
·钌氮合物(LnRu≡N)特性 | 第19页 |
·钌氮合物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吡嗪羧酸配合物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多金属氧酸钌配合物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吡嗪羧酸混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27-41页 |
·引言 | 第27页 |
·实验部分 | 第27-35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27-28页 |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配合物[Ni(pyzc)_2·(H_2O)_2]·2H_2O(1)合成 | 第28-29页 |
·配合物[Ag{Ni(pyzc)_2·(H_2O)_2}][NO_3](2)合成 | 第29-31页 |
·晶体结构测定 | 第31-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配合物1和2的红外谱图分析 | 第35-36页 |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36-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吡嗪羧酸铋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第41-50页 |
·引言 | 第41页 |
·实验部分 | 第41-47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41-42页 |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配合物[Bi_4(Ph)_4(pyzc)_8](3)合成 | 第42-45页 |
·晶体结构测定 | 第45-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49页 |
·配合物3的红外谱图分析 | 第47-48页 |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多金属氧酸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反应性研究 | 第50-61页 |
·引言 | 第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3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50页 |
·实验仪器 | 第50-51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51-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60页 |
·配合物(POM)Ru(NO)(4) | 第53-58页 |
·配合物(POM)Ru(H_2O)(5) | 第58-59页 |
·配合物(POM)RuCl(6)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