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林业论文

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公益林分类补偿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背景第13-14页
   ·目的意义第14-15页
     ·研究目的第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研究现状第15-2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1页
   ·研究内容第21-22页
     ·目前公益林建设的资金来源及分配情况第21页
     ·公益林的经济学属性划分第21页
     ·公益林分类补偿第21页
     ·利益相关者责任第21-22页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第23-32页
   ·公共产品理论第23-28页
     ·理论发展第23-24页
     ·内涵第24-25页
     ·公共产品的分类第25-26页
     ·公共产品的特性第26-28页
   ·森林分类经营理论第28-29页
   ·产权理论第29-30页
   ·市场经济理论第30-32页
第三章 公益林经营现状第32-41页
   ·公益林的区域分布第32页
   ·公益林划分情况第32-36页
     ·按权属划分第32-33页
     ·按区位划分第33-34页
     ·按地类划分第34页
     ·按工程划分第34-35页
     ·按地区划分第35页
     ·按流域划分第35-36页
   ·公益林资金及补偿情况第36-38页
     ·中央第36-37页
     ·地方第37-38页
   ·划分情况的具体分析第38-39页
     ·按权属分第38页
     ·按区位分第38页
     ·按地类分第38-39页
     ·按地区分第39页
     ·按流域分第39页
   ·现存公益林融资的不足第39-41页
     ·补偿标准缺乏合理性第39页
     ·补偿缺乏市场机制第39-40页
     ·补偿机制缺乏激励第40页
     ·补偿类别缺乏科学性第40-41页
第四章 公益林的分类补偿第41-52页
   ·公益林分类补偿的原因第41-43页
     ·符合帕累托改进原则第41-42页
     ·突出责权利第42页
     ·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第42-43页
   ·公益林分类经营原理第43-44页
     ·森林分类经营第43-44页
     ·公共物品属性第44页
   ·公益林的分类第44-47页
     ·完全公共物品属性的公益林第45-46页
     ·非完全公共物品属性的公益林第46页
     ·具有私人物品属性的公益林第46-47页
   ·公益林分类补偿第47-51页
     ·完全公共物品属性的公益林第47-48页
     ·非完全公共物品属性的公益林第48-49页
     ·具有私人物品属性的公益林第49-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利益相关者分析第52-60页
   ·利益相关者划定第52页
   ·利益相关者分类第52-54页
     ·政府及相关林业部门第52-53页
     ·企业第53页
     ·个人第53-54页
   ·利益相关者责任第54-59页
     ·政府及相关林业部门第54-57页
     ·企业第57-58页
     ·个人第58-59页
   ·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案例分析第60-71页
   ·福建省公益林现状第60-67页
     ·补偿地区划分第64页
     ·补偿等级划分第64-65页
     ·补偿经费来源第65-66页
     ·补偿经费分配第66-67页
   ·福建省公益林分类补偿分析第67-69页
     ·现存问题第67-68页
     ·重新分类初探第68-69页
   ·福建省公益林利益相关者分析第69-71页
     ·现存问题第69页
     ·利益相关者分析第69-71页
第七章 结论第71-76页
   ·公益林分类补偿总结第71-73页
     ·产权划分要明晰第71-72页
     ·责任划分要明确第72页
     ·分类补偿要灵活第72页
     ·市场引入要探索第72-73页
   ·政策建议第73-75页
     ·创新公益林经营方式第74页
     ·建立多元化社会补偿机制第74页
     ·建立公益林建设激励机制第74-75页
   ·文章创新点及不足第75-76页
     ·创新点第75页
     ·不足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摘要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蚯蚓—人工湿地系统在化机浆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新开河人参营销渠道现状及营销组合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