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6-8页 |
第一章 建国前的学术背景 | 第8-14页 |
第一节 人生观的雏形 | 第8-9页 |
第二节 人生的艺术化 | 第9-12页 |
第三节 折衷调和与综合批判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学术的转向 | 第14-21页 |
第一节 转向的原因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转向的过程 | 第15-21页 |
第三章 对克罗齐的批判 | 第21-28页 |
第一节 《文艺心理学》与《克罗齐哲学评述》 | 第21-24页 |
第二节 《克罗齐美学的批判》与《西方美学史》 | 第24-28页 |
第四章 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设 | 第28-33页 |
第一节 冲破美学研究的禁区 | 第28-30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观点 | 第30-33页 |
结语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后记 | 第38-39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