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英文縮略词 | 第16-17页 |
1 引言 | 第17-19页 |
2 材料方法 | 第19-31页 |
·主要试剂 | 第19-20页 |
·主要仪器 | 第20-21页 |
·主要试剂配置 | 第21-23页 |
·旋毛虫虫种和实验动物 | 第23-24页 |
·旋毛虫肌幼虫的收集 | 第24页 |
·旋毛虫肌幼虫的激活 | 第24页 |
·细胞培养 | 第24-26页 |
·虫体蛋白的制备 | 第26页 |
·HCT-8细胞蛋白的提取 | 第26-27页 |
·BCA法测蛋白浓度 | 第27页 |
·虫体蛋白和细胞蛋白的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 | 第27-28页 |
·虫体蛋白和细胞蛋白Western blot鉴定 | 第28-29页 |
·蛋白质胶内酶解和抽提肽段 | 第29-30页 |
·LC-MS/MS分析 | 第30页 |
·蛋白的搜索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0-31页 |
3 结果 | 第31-47页 |
·蛋白浓度的检测结果 | 第31页 |
·幼虫与HCT-8细胞培养后虫体蛋白的SDS-PAGE及Western blot | 第31-33页 |
·虫体蛋白在线色谱分析结果 | 第33-35页 |
·LC-MS/MS分析和鉴定旋毛虫肌幼虫蛋白 | 第35-36页 |
·旋毛虫幼虫的高丰度蛋白 | 第36-37页 |
·旋毛虫幼虫蛋白根据GO进行功能分类 | 第37-39页 |
·HCT-8细胞与幼虫培养后细胞蛋白的SDS-PAGE及Western blot | 第39-41页 |
·细胞蛋白在线色谱分析结果 | 第41-43页 |
·LC-MS/MS分析HCT-8细胞蛋白 | 第43页 |
·鉴定细胞中所含旋毛虫蛋白的理论二维分布 | 第43-46页 |
·HCT-8细胞与幼虫共孵育后增加的蛋白通过GO进行基因分类 | 第46-47页 |
4 讨论 | 第47-50页 |
5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综述 | 第57-72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个人简历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