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导论 | 第7-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 2 生态农业的理论概述 | 第11-15页 |
| ·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 | 第11-13页 |
| ·生态农业的兴起 | 第11页 |
| ·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 ·生态农业的内涵 | 第12页 |
| ·生态农业的特点 | 第12-13页 |
| ·生态农业模式总论 | 第13-15页 |
| ·生态农业模式的涵义 | 第13页 |
| ·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的原则与方法 | 第13-14页 |
| ·生态农业模式的评价 | 第14-15页 |
| 3 景德镇生态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机会分析 | 第15-29页 |
| ·景德镇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调查 | 第15-19页 |
|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初具条件 | 第15页 |
| ·农业生产地域性特征突出,为多元化生态模式选择提供基础 | 第15-16页 |
|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资金保障 | 第16-17页 |
|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快速发展 | 第17-18页 |
| ·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广泛应用,农技水平显著提高 | 第18页 |
| ·市场体系基本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不断提高 | 第18-19页 |
| ·景德镇农业旅游发展迅速,生态旅游大气候逐步形成 | 第19页 |
| ·景德镇社会经济发展较平稳,发展外部环境良好 | 第19页 |
| ·景德镇生态农业发展障碍分析与问题诊断 | 第19-25页 |
| ·自然因素 | 第19-22页 |
| ·经济因素 | 第22-23页 |
| ·技术因素 | 第23页 |
| ·社会因素 | 第23-24页 |
| ·政策因素 | 第24页 |
| ·其他因素 | 第24-25页 |
| ·景德镇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机会分析 | 第25-29页 |
| ·景德镇生态农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分析 | 第25页 |
| ·景德镇市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改善分析 | 第25-26页 |
| ·景德镇市生态农业与资源利用分析 | 第26-27页 |
| ·景德镇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机会分析 | 第27-29页 |
| 4 景德镇市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 | 第29-36页 |
| ·“三位一体”型生态农业模式 | 第29-32页 |
| ·基本概况 | 第29-30页 |
| ·模式构成和生产流程 | 第30页 |
|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 | 第30-31页 |
| ·效益分析 | 第31页 |
| ·综合评价与模式优化 | 第31-32页 |
| ·龙头企业带动型生态农业模式一以江西德宇集团为例 | 第32-33页 |
| ·基本概况 | 第32-33页 |
| ·综合评价和模式优化 | 第33页 |
| ·生态观光农业模式—以乐平“假日菜园”为例 | 第33-34页 |
| ·基本条件 | 第33-34页 |
| ·综合评价和模式优化 | 第34页 |
| ·特色种养业—以乐平市接渡镇为例 | 第34-35页 |
| ·景德镇生态农业模式选择的方向 | 第35-36页 |
| 5 结论和保障措施 | 第36-39页 |
| ·结论 | 第36页 |
| ·景德镇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36-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 硕士毕业生信息表 | 第41-42页 |
| 附件 | 第42-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