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景超现代化建设思想探析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页 |
二、吴景超现代化思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三、基本结构与主要观点 | 第13-14页 |
四、本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吴景超的生平及其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形成发展 | 第15-19页 |
一、早期经历及学术道路 | 第15-16页 |
二、《新路》时期的学术道路 | 第16-17页 |
三、1949 年后的学术道路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吴景超的工业化建设思想 | 第19-26页 |
一、吴景超工业化思想形成发展的背景 | 第19-21页 |
二、吴景超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三、对吴景超工业化思想的评价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吴景超的乡村建设思想 | 第26-35页 |
一、吴景超乡村建设思想形成的背景 | 第26-27页 |
二、吴景超乡村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7-33页 |
三、对吴景超乡村建设思想的评价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吴景超的社会文化建设思想 | 第35-42页 |
一、吴景超在东西文化论战中的“折衷论” | 第35-37页 |
二、从吴景超的教育主张看其文化建设思想 | 第37-39页 |
三、从吴景超的经济制度主张看其文化建设思想 | 第39-41页 |
四、对吴景超社会文化建设思想的评价 | 第41-42页 |
第五章 吴景超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第42-45页 |
一、吴景超现代化建设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42-43页 |
二、吴景超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学术价值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