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中的债权让与制度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债权让与制度的概述 | 第11-14页 |
第一节 债权让与的概念 | 第11页 |
第二节 债权让与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1-12页 |
第三节 债权让与制度的立法例 | 第12-14页 |
一、 德国法 | 第12页 |
二、 法国法 | 第12-13页 |
三、 日本法 | 第13页 |
四、 台湾法 | 第13页 |
五、 我国的法律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债权让与的法律性质 | 第14-17页 |
第一节 债权让与是处分行为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债权让与的有因无因性问题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债权的可让与性 | 第17-22页 |
第一节 依债权之性质不得让与者 | 第17-18页 |
一、 以当事人间的信任关系为基础的债权 | 第17页 |
二、 以特定身份为基础的债权 | 第17页 |
三、 从属权利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依当事人约定不得让与者 | 第18-19页 |
第三节 依法律规定不得让与者 | 第19-20页 |
第四节 一些特殊债权的让与性 | 第20-22页 |
一、 未来债权的让与性 | 第20页 |
二、 部分债权的让与性 | 第20-21页 |
三、 自然债权的让与性 | 第21-22页 |
第五节 债权让与的善意取得 | 第22页 |
第四章 债权让与的通知制度 | 第22-31页 |
第一节 债权让与通知是债权让与的生效要件 | 第22-25页 |
一、 关于债权让与通知效力的通说 | 第22-23页 |
二、 债权让与准物权性决定了债权让与通知的效力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债权让与通知的主体 | 第25-27页 |
第三节 债权让与通知的对象 | 第27页 |
第四节 债权让与通知的形式 | 第27-30页 |
第五节 债权让与通知的例外 | 第30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五章 债权让与的效力 | 第31-35页 |
第一节 债权让与的效力范围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债权双重让与的效力 | 第32-35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关于债权双重让与的效力规定 | 第33页 |
二、 英美法系国家关于债权双重让与的规定 | 第33-35页 |
第六章 债权让与制度在实务中的应用 | 第35-45页 |
第一节 债权让与制度与保理 | 第35-39页 |
一、 保理制度概述 | 第35-36页 |
二、 保理中的应收账款 | 第36-37页 |
三、 保理中涉及的债权让与问题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债权让与制度与资产证券化 | 第39-45页 |
一、 资产证券化概述 | 第39-41页 |
二、 资产证券化的对象 | 第41-42页 |
三、 资产证券化的方式 | 第42-43页 |
四、 资产证券化中的通知 | 第43页 |
五、 实务中的资产证券化 | 第43-44页 |
六、 我国法律的完善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