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 | 第8-11页 |
1 引言 | 第11-12页 |
2 消费者知情权的一般理论 | 第12-19页 |
·消费者知情权的概念与基本内涵 | 第12-13页 |
·消费者知情权的概念 | 第12-13页 |
·消费者知情权的基本内涵 | 第13页 |
·消费者知情权的特征 | 第13-15页 |
·主体的特殊性 | 第14页 |
·消费者知情权在实现时间上的特殊性 | 第14-15页 |
·消费者知情权的性质 | 第15-16页 |
·消费者知情权的法理基础 | 第16-17页 |
·民法的基本理念由形式正义转变为实质正义 | 第16页 |
·民商法上抽象人格的具体化 | 第16-17页 |
·合同法领域“契约自由”理论的突破 | 第17页 |
·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意义 | 第17-19页 |
·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是实现消费者合法利益的需要 | 第17-18页 |
·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是建立市场信用体系的需要 | 第18-19页 |
3 发达国家保护消费者知情权的立法状况 | 第19-24页 |
·美国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制度 | 第19-20页 |
·普通法的保护 | 第19-20页 |
·联邦立法保护 | 第20页 |
·澳大利亚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制度 | 第20-22页 |
·“误导性或欺骗性”行为的分类 | 第21页 |
·违法行为处理措施 | 第21-22页 |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主要机构 | 第22页 |
·日本消费者知情权保护制度 | 第22-23页 |
·发达国家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立法经验的借鉴 | 第23-24页 |
4 我国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现状 | 第24-33页 |
·我国关于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法律规定 | 第24-27页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规定 | 第24-26页 |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规定 | 第26页 |
·《广告法》中的规定 | 第26页 |
·《产品质量法》中的规定 | 第26-27页 |
·我国关于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不足 | 第27-33页 |
·相关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 | 第27-28页 |
·行政执法主体多元与行政保护体制失衡 | 第28页 |
·司法救济方式成本过高 | 第28-29页 |
·对在线交易的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严重滞后于现实的需要 | 第29-33页 |
5 完善我国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措施 | 第33-41页 |
·赋予经营者强制信息披露义务和答复义务 | 第33-34页 |
·明确经营者对消费者关于产品信息的答复义务 | 第33-34页 |
·明确经营者对消费者关于产品信息的强制信息披露义务 | 第34页 |
·限制经营者格式条款的滥用 | 第34-35页 |
·设置惩罚性责任完善经营者的民事责任体系 | 第35页 |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增加消费者反悔权 | 第35-36页 |
·完善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程序性立法 | 第36-37页 |
·设立小额纠纷处理法庭 | 第36-37页 |
·降低消费者的举证责任 | 第37页 |
·在合理范围内发展集团诉讼 | 第37页 |
·完善消费者协会的职能 | 第37页 |
·针对在线交易消费者知情权而制定特殊的保护措施 | 第37-41页 |
·对网络经营者的资格进行认定 | 第38页 |
·强化网络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 | 第38-39页 |
·赋予网络经营者特殊的注意和说明义务 | 第39页 |
·完善对网络广告的立法 | 第39-41页 |
6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作者简历 | 第44-46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