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水体浮游藻类变化及与水质因子关系分析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科学问题 | 第10-11页 |
·论文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水体富营养化 | 第12-13页 |
·浮游藻类生态学研究的发展 | 第13-14页 |
·环境因子对浮游藻类的影响 | 第14-19页 |
·营养盐对浮游藻类的影响概述 | 第14-15页 |
·光照对浮游藻类的影响 | 第15-16页 |
·水温对浮游藻类的影响 | 第16页 |
·水中水生植物对浮游藻类的影响 | 第16-17页 |
·食植动物对浮游藻类的影响 | 第17页 |
·其它因素对浮游藻类的影响 | 第17-19页 |
第3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研究区域 | 第19-20页 |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第20-23页 |
·采样点设置及采样时间 | 第20页 |
·浮游藻类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第20-21页 |
·水样的采集及处理 | 第21页 |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21-23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4章 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 第24-38页 |
·浮游藻类群落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浮游藻类种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 第25-28页 |
·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 | 第25页 |
·浮游藻类种类的空间分布 | 第25-26页 |
·浮游藻类种类的季节分布 | 第26-28页 |
·浮游藻类的主要优势种 | 第28-30页 |
·浮游藻类丰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30-32页 |
·浮游藻类丰度的空间分布 | 第30页 |
·浮游藻类丰度的季节分布 | 第30-32页 |
·浮游藻类群落多样性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32-34页 |
·浮游藻类群落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分布 | 第32-33页 |
·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分布 | 第33-34页 |
·浮游藻类群落均匀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34-36页 |
·浮游藻类群落均匀度的空间分布 | 第34-35页 |
·浮游藻类群落均匀度的季节分布 | 第35-36页 |
·讨论及小结 | 第36-38页 |
第5章 环境因子特征及变化规律 | 第38-60页 |
·环境因子的研究方法 | 第38页 |
·环境因子的时空分布 | 第38-58页 |
·河岸带植被及水生植物的时空分布 | 第38-39页 |
·物理性因子的时空分布 | 第39-48页 |
·化学性因子的时空分布 | 第48-58页 |
·讨论及小结 | 第58-60页 |
第6章 浮游藻类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 第60-70页 |
·浮游藻类环境因子关系研究方法 | 第60页 |
·物理性环境因子对浮游藻类群落的相关性分析 | 第60-63页 |
·水温与浮游藻类群落的关系 | 第60-61页 |
·水体 pH 与浮游藻类群落的关系 | 第61页 |
·补偿电导率与浮游藻类群落的关系 | 第61-62页 |
·氧化还原电位与浮游藻类群落的关系 | 第62-63页 |
·化学性环境因子与浮游藻类群落的相关性分析 | 第63-66页 |
·总磷与浮游藻类群落的关系 | 第63页 |
·总氮与浮游藻类群落的关系 | 第63-64页 |
·硝氮与浮游藻类群落的关系 | 第64页 |
·氨氮与浮游藻类群落的关系 | 第64-65页 |
·高锰酸钾指数与浮游藻类群落的关系 | 第65页 |
·岸带植被及水生植物对浮游藻类的影响分析 | 第65-66页 |
·长广溪水质营养状况评价 | 第66页 |
·讨论及小结 | 第66-70页 |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 第70-73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长广溪湿地公园河段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及优势种 | 第70页 |
·长广溪湿地公园河段浮游藻类的丰度 | 第70-71页 |
·长广溪湿地公园河段浮游藻类的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 | 第71页 |
·长广溪湿地公园河段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 第71-72页 |
·长广溪湿地公园河段水质评价 | 第72页 |
·建议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附录 A 长广溪湿地公园河段浮游藻类名录 | 第79-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