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等位基因多态性实验方法的选择 | 第12-29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二、方法及结果 | 第14-28页 |
1 RFLP-PCR | 第14-2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4-20页 |
·结果 | 第20页 |
·讨论 | 第20页 |
2 SSP-PCR | 第20-2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结果 | 第22-24页 |
·讨论 | 第24页 |
3 SSCP-PCR | 第24-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结果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页 |
三、结论 | 第28-29页 |
第二部分 HLA-DM基因与SLE基因易感性分析 | 第29-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2 结果 | 第31-38页 |
3 讨论 | 第38-42页 |
第三部分 HLA-DM基因与SLE自身抗体、活动性及肾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 第42-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2 结果 | 第44-57页 |
·HLA-DM等位基因的频数分布情况 | 第44页 |
·SLE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组与非检测组之间HLA-DM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 | 第44-45页 |
·HLA-DM等位基因型与SLE患者自身抗体相关性分析 | 第45-51页 |
·HLA-DM基因多态性与SLE患者活动性的关联性分析 | 第51-54页 |
·HLA-DM基因多态性与SLE患者肾损害的相关性分析 | 第54-57页 |
·抗ds-DNA抗体及ENA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性的相关性 | 第57页 |
3 讨论 | 第57-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综述 | 第66-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