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7-2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9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耕地保护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农户行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方法、结构及数据 | 第19-22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9-20页 |
·论文结构 | 第20-21页 |
·数据说明 | 第21-22页 |
·研究的可能创新及不足 | 第22-23页 |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22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耕地保护及农户在耕地保护中的地位 | 第23-34页 |
·重要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耕地资源的功能及利用方式 | 第24-27页 |
·耕地资源的功能 | 第24-25页 |
·耕地资源的利用方式 | 第25-27页 |
·我国耕地保护的政策体系构成 | 第27-28页 |
·农户在耕地保护中的地位 | 第28-34页 |
·农户耕地利用目标 | 第28-29页 |
·农户耕地利用特点 | 第29-32页 |
·农户在耕地保护中的定位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基于理论框架的耕地保护中农户行为研究 | 第34-43页 |
·理论分析平台搭建与研究思路 | 第34-35页 |
·理论分析框架构建及比较分析 | 第35-39页 |
·研究的前提假设 | 第35页 |
·分析框架构建 | 第35-37页 |
·比较分析及研究结论 | 第37-39页 |
·理论框架分析的现实意义 | 第39-41页 |
·耕地保护中农户耕地投入行为控制缺失的诠释 | 第40页 |
·不同预算收益水平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差异解析 | 第40-41页 |
·研究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伊宁市耕地保护情况及农户耕地利用基本状况 | 第43-53页 |
·伊宁市概况 | 第43-44页 |
·伊宁市耕地保护现状 | 第44-47页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44页 |
·耕地利用现状 | 第44-46页 |
·耕地保护情况 | 第46-47页 |
·伊宁市农户耕地利用问卷调查基本状况 | 第47-53页 |
·农户问卷调查说明 | 第47页 |
·农户耕地利用现状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第47-49页 |
·农户耕地利用现状 | 第49-53页 |
第五章 伊宁市农户耕地利用行为机理分析 | 第53-78页 |
·农户耕地利用的影响因素 | 第53页 |
·农户耕地利用特性 | 第53-55页 |
·农户耕地利用目标 | 第55-56页 |
·农户耕地利用决策 | 第56-63页 |
·农户耕地利用决策机制 | 第56-57页 |
·农户耕地利用决策中的机会成本意识 | 第57页 |
·农户耕地利用决策 | 第57-63页 |
·不同因素条件下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差异分析 | 第63-78页 |
·不同年龄农户耕地保护倾向分析 | 第63-68页 |
·不同受教育程度农户耕地保护差异分析 | 第68-70页 |
·不同收入水平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差异分析 | 第70-72页 |
·不同收入水平农户耕地利用投入差异分析 | 第72-74页 |
·近郊农户与远郊农户耕地利用投入差异分析 | 第74-75页 |
·近郊农户与远郊农户耕地利用目标及保护倾向差异分析 | 第75-78页 |
第六章 伊宁市农户耕地利用与耕地保护关系分析 | 第78-86页 |
·农户综合素质与民族习惯影响着农户耕地保护的动机、意识 | 第78-79页 |
·耕地利用效益低下使农户耕地保护缺乏动力 | 第79-81页 |
·生产经营目标复合化致使农户对耕地保护的忽视 | 第81-82页 |
·耕地保护政策供给与实施主体价值取向不一致导致农户行为与社会目标不协调 | 第82-84页 |
·农户建房无序是耕地保护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 第84-85页 |
·耕地产权不明晰制约着农户耕地利用及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 第85-8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措施 | 第86-90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建议措施 | 第87-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附录 | 第94-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作者简介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