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s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国外主题公园研究 | 第10页 |
·国内主题公园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主题公园概述 | 第16-21页 |
·主题公园发展历史 | 第16-17页 |
·主题公园的定义和特性 | 第17-20页 |
·主题公园的定义 | 第17-19页 |
·主题公园的特性 | 第19-20页 |
·主题公园的类型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我国主题公园发展现状分析 | 第21-34页 |
·我国主题公园发展概况 | 第21-24页 |
·切入阶段 | 第22页 |
·成长与探索阶段 | 第22-24页 |
·主题公园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 第24-29页 |
·合理配置区域资源 | 第25页 |
·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 第25-26页 |
·创造新的区域产业链条 | 第26页 |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 第26-27页 |
·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 | 第27-28页 |
·全面驱动区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 | 第28-29页 |
·我国主题公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主题公园数量多而规模小 | 第29-30页 |
·主题公园主题不鲜明,重复建设 | 第30页 |
·主题公园收入单一 | 第30-31页 |
·产品单一、项目更新速度慢、产品缺乏创新 | 第31页 |
·景区管理不到位,市场感觉麻木 | 第31-32页 |
·主题公园发展前景和展望 | 第32-34页 |
·我国旅游市场前景 | 第32页 |
·国际资本抢滩中国市场 | 第32-33页 |
·主题公园市场转变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我国主题园发展转换分析 | 第34-49页 |
·宏观发展环境的变化 | 第34-38页 |
·经济因素 | 第34-35页 |
·社会文化因素 | 第35-37页 |
·政治法律因素 | 第37-38页 |
·科学技术因素 | 第38页 |
·旅游市场的变化 | 第38-46页 |
·旅游者需求变化 | 第39-42页 |
·旅游方式、行为转变 | 第42-45页 |
·旅游服务关注点的转变 | 第45页 |
·旅游产品信息渠道的转变 | 第45页 |
·旅游产品交易方式的转变 | 第45-46页 |
·旅游市场走向国际化 | 第46页 |
·发展条件的变化 | 第46-48页 |
·土地需求的变化 | 第46页 |
·资金需求的变化 | 第46-47页 |
·人员需求的变化 | 第47-48页 |
·综合评价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我国主题公园发展转换的理论探讨 | 第49-76页 |
·主题公园文化的多样性和复合形旅游产品的构建 | 第49-55页 |
·文化的多样性 | 第49-50页 |
·主题的选择 | 第50-51页 |
·主题的表达 | 第51-53页 |
·构建复合型旅游产品 | 第53-55页 |
·注重主题公园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性和协同效应 | 第55-60页 |
·外部性的概念和作用 | 第55-56页 |
·主题公园与协同效应 | 第56-57页 |
·利用主题公园外部性和协同效应多元开发旅游产品 | 第57-60页 |
·优化价值链,建立多元合作战略联盟体系 | 第60-66页 |
·价值链的概念 | 第60-61页 |
·主题公园价值链分析 | 第61-63页 |
·基于价值链的分化基础上建立多元合作战略联盟体系 | 第63-66页 |
·利用主题公园的生命周期特性建立创新发展机制 | 第66-73页 |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第66页 |
·主题公园的生命周期理论 | 第66-67页 |
·主题公园的创新 | 第67-73页 |
·服务体系的系统配置及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建立 | 第73-76页 |
·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 第73-74页 |
·一体化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 第74页 |
·主题公园一体化管理的模式 | 第74-76页 |
第六章 以云南民族村为例建立民俗旅游主题公园的发展模式 | 第76-98页 |
·云南民族村发展情况简介 | 第76-78页 |
·云南民族村 SWOT 分析 | 第78-84页 |
·优势 | 第78-81页 |
·劣势 | 第81-82页 |
·机会 | 第82-83页 |
·威胁 | 第83-84页 |
·云南民族村发展模式探讨 | 第84-98页 |
·利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构建复合型旅游产品 | 第84-88页 |
·走多元化发展道路 | 第88页 |
·重新设定价值链、建立战略联盟体系 | 第88-89页 |
·建立创新机制 | 第89-96页 |
·加强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实施一体化管理 | 第96-98页 |
结束语 | 第98-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