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诱惑侦查制度的构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1 诱惑侦查概述 | 第11-19页 |
·诱惑侦查的概念及特征 | 第11-14页 |
·诱惑侦查的概念 | 第11-13页 |
·诱惑侦查的特征 | 第13-14页 |
·诱惑侦查的类型 | 第14-17页 |
·诱惑侦查的合理性分析 | 第17-19页 |
·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的合理性分析 | 第17-18页 |
·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的违法性分析 | 第18-19页 |
2 代表性国家诱惑侦查立法考察 | 第19-24页 |
·美国“陷阱之抗辩”的形成 | 第19-20页 |
·英国的诱惑侦查立法 | 第20-21页 |
·日本的诱惑侦查立法 | 第21-23页 |
·德国的诱惑侦查立法 | 第23-24页 |
3 我国诱惑侦查现状分析 | 第24-30页 |
·诱惑侦查在我国侦查实践中的运用 | 第24-26页 |
·我国诱惑侦查在侦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适用范围缺乏合理的限制 | 第26页 |
·适用主体过于宽泛 | 第26-27页 |
·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 第27-28页 |
·对不当的诱惑侦查缺乏有效的救济措施 | 第28-30页 |
4 构建我国诱惑侦查制度的具体建议 | 第30-36页 |
·诱惑侦查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30-32页 |
·必要性原则 | 第30页 |
·适当性原则 | 第30-31页 |
·程序正当原则 | 第31页 |
·责任承担原则 | 第31-32页 |
·对于诱惑侦查中具体问题的规制 | 第32-34页 |
·诱惑侦查的实施主体 | 第32页 |
·诱惑侦查的适用条件 | 第32-33页 |
·诱惑侦查的审批监督程序 | 第33-34页 |
·确立诱惑侦查中的证据排除规则 | 第34-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