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综测仪HSUPA基带处理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论文概述 | 第10-11页 |
·论文背景 | 第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TD-HSUPA综测仪物理层概述 | 第12-19页 |
·复用与信道编码 | 第12-17页 |
·E-RUCCH | 第12-13页 |
·E-AGCH | 第13-15页 |
·E-PUCH | 第15-16页 |
·E-HICH | 第16-17页 |
·扩频与调制 | 第17页 |
·定时与同步 | 第17-18页 |
·E-DCH与E-AGCH的协调与定时 | 第17-18页 |
·E-DCH与E-HICH的协调与定时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TD-HSUPA综测仪物理层实现 | 第19-53页 |
·硬件结构 | 第19-20页 |
·软件结构 | 第20-23页 |
·关键问题与实现 | 第23-32页 |
·L2存储空间优化 | 第24-27页 |
·减小层间交互延时 | 第27-28页 |
·16QAM解调 | 第28-30页 |
·E-TFC选择 | 第30-32页 |
·E-RUCCH模块 | 第32-38页 |
·相关解扰解扩 | 第33-35页 |
·解物理信道映射 | 第35-36页 |
·解第二次交织 | 第36-37页 |
·解比特加扰 | 第37页 |
·解速率匹配 | 第37页 |
·信道解码 | 第37页 |
·CRC校验 | 第37页 |
·发送E-RUCCH数据 | 第37-38页 |
·E-AGCH模块 | 第38-43页 |
·E-AGCH个数确定 | 第39页 |
·E-AGCH参数读取 | 第39页 |
·对应E-PUCH处理 | 第39-40页 |
·附加CRC | 第40页 |
·信道编码 | 第40-41页 |
·速率匹配 | 第41页 |
·交织 | 第41-42页 |
·物理信道映射 | 第42页 |
·插入层一控制信息 | 第42页 |
·幅度控制 | 第42页 |
·调制 | 第42页 |
·扩频 | 第42页 |
·加扰 | 第42页 |
·插入Midamble | 第42-43页 |
·成帧 | 第43页 |
·标志参数清零 | 第43页 |
·E-PUCH模块 | 第43-50页 |
·读取检测标志 | 第43页 |
·读取E-PUCH参数 | 第43-45页 |
·相关解扰解扩 | 第45-46页 |
·设置E-HICH | 第46页 |
·解16QAM星座重排 | 第46-47页 |
·解交织 | 第47-48页 |
·解比特加扰 | 第48页 |
·解HARQ | 第48-49页 |
·信道解码 | 第49页 |
·CRC校验 | 第49页 |
·结果上报MAC-e | 第49页 |
·结果上报测量 | 第49-50页 |
·标志清零 | 第50页 |
·E-HICH模块 | 第50-52页 |
·E-HICH个数确定 | 第50-51页 |
·确定承载内容 | 第51页 |
·编码 | 第51-52页 |
·编码后处理 | 第52页 |
·标志参数清零 | 第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信道配置解决方案 | 第53-60页 |
·FRC3信道配置方案 | 第53-56页 |
·FRC1 E-HICH信道配置方案 | 第56-58页 |
·FRC1 E-AGCH信道配置方案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