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MIMO系统增益 | 第10-13页 |
·SISO,MISO和SIMO系统特点 | 第10-11页 |
·MIMO系统的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 | 第11-12页 |
·MIMO系统波束成形带来的分集增益和阵列增益 | 第12-13页 |
·MIMO信道容量 | 第13-15页 |
·发送端已知信道信息情况下MIMO信道容量 | 第13-14页 |
·发送端未知信道信息情况下MIMO信道容量 | 第14-15页 |
·BLAST结构 | 第15-17页 |
·串行编码的空分复用 | 第15-16页 |
·V-BLAST(Vertical Bell Labs Layered Space Time) | 第16-17页 |
·D-BLAST(Diagonal Bell Labs Layered Space Time) | 第17页 |
·空时分组编码 | 第17-23页 |
·两根发送天线的空时分组编码 | 第17-18页 |
·多根发送天线的空时分组编码 | 第18-23页 |
·解决MIMO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方法——OFDM | 第23-28页 |
·OFDM基本原理及其正交性优势 | 第23-25页 |
·OFDM技术其它优势 | 第25-28页 |
第二章 LTE-Advanced简介 | 第28-49页 |
·LTE与LTE-Advanced | 第28-36页 |
·LTE简介 | 第28-32页 |
·LTE-Advanced简介 | 第32-36页 |
·LTE-Advanced场景参数配置及信道模型 | 第36-49页 |
·LTE-Advanced仿真场景网络规划及相应大尺度衰落 | 第36-41页 |
·LTE-Advanced小尺度衰落MIMO信道模型 | 第41-49页 |
第三章 LTE-Advanced下行SU-MIMO与MU-MIMO增强技术原理 | 第49-70页 |
·基于码本的预编码SU-MIMO | 第50-54页 |
·基于码本的预编码实现 | 第51-53页 |
·基于码本的预编码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解调 | 第53-54页 |
·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 | 第54-67页 |
·多用户协作多点传输概述 | 第54-56页 |
·下行MU-CoMP发送端天线波速成形基本原理 | 第56-59页 |
·下行MU-CoMP调度算法 | 第59-63页 |
·外环链路补偿 | 第63-64页 |
·单双流自适应 | 第64-66页 |
·MU-CoMP MMSE检测算法 | 第66-67页 |
·非协作双流多用户波束成形 | 第67-70页 |
·非协作双流多用户波束成形概述 | 第67-68页 |
·非协作双流MU-Beamforming MMSE检测算法 | 第68-70页 |
第四章 LTE-Advanced下行SU-MIMO与MU-MIMO增强技术仿真结果 | 第70-81页 |
·LTE-Advanced下行系统配置 | 第70-72页 |
·LTE-Advanced系统帧结构 | 第70页 |
·LTE-Advanced系统下行仿真参数 | 第70-72页 |
·LTE-Advanced下行实现流程 | 第72-76页 |
·基于码本的预编码SU-MIMO的实现 | 第72-73页 |
·MU-CoMP的实现 | 第73-76页 |
·MU-Beamforming的实现 | 第76页 |
·仿真结果 | 第76-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页 |